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观察

从珍稀植物到湿地生态 桂林奏响自然保护“双重奏”

发布时间:2024-11-01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我们从未停止对珍稀植物的保护和扩展。在生态修复上,我们尊重自然、理解自然、认识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广西植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李先琨29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对野外生态植被、生态系统的观测,了解物种配置,可以把物种之间有效配置在一起。

  

  图为广西植物研究所内种植的植物金毛狗。涂丽莎 摄

  广西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位于桂林市雁山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935年创立至今,研究所坚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举,主要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植物资源学、植物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植物保育与园林植物学等学科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资源冷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针叶树行动计划”中全球重点保护的针叶树种之一。“由于资源冷杉的自我防御很难攻克,在野外不能自我更新,现如今我们在攻克了其更新难关后,已成功实现了野外回归。”李先琨介绍道。

  李先琨表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重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物种的保护,将一些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与植被生态修复结合,实现规模化的繁殖和种植,既能保护野生资源,又能带动区域“农文旅”产业发展。

  

  图为广西植物研究所内种植的植物地涌金莲。涂丽莎 摄

  走进被誉为“漓江之肾”的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深秋时节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水面荡起阵阵涟漪,勾勒出一幅风景秀丽的秋景。

  桂林市临桂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主任李铭介绍,2012年以来,湿地公园鸟类数量从建园初期163种增加至目前188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从19种增至目前31种;维管束植物从316种增至639种。

  李铭表示,由于湿地位于漓江和洛清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湿地生态修复对两大水系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集“山、水、林、田、湖、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的湿地公园,也在2023年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鸟类及水生植物种类逐年增加,生存环境适宜,让生物多样性得以提升,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在会仙停留观赏。这一良好现象,有利于我们在致力于生态保护的同时,将生态价值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价值,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研学’可持续的循环发展模式。”李铭如是说。

  

  资料图:出现在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彩鹮。梁永健 摄

  据悉,北京时间10月27日,在哥伦比亚卡利市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宣布,广西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桂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晓阳表示,桂林市成为广西首个入选“自然城市”平台的城市,意味着桂林市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92108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