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卓著,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发布时间:2024-11-01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10月28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时间10月27日,在哥伦比亚卡利市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宣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成为广西首个入选“自然城市”平台的城市。
“自然城市”平台是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环境署等组织共同推进的合作伙伴倡议框架下建立的线上互动平台,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案例分享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指南、工具和案例研究,可助力城市重新检视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共生共荣。
广西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近年来,桂林市坚决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全力把漓江打造成为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级生态保护样板,为世界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桂林经验”。
在桂林漓江沿岸的植物新物种“阳朔风筝果”,在全州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的植物新物种“全州樱花”,濒危动物物种种“中华秋沙鸭”连续8年在桂林青狮潭自然保护区越冬,曾一度宣布绝迹的“彩鹮”现身桂林会仙湿地公园,在猫儿山发现了两栖类新物种“桂北琴蛙”,植物新物种“猫儿山香茶菜”和新记录分布物种“红吸盘棱皮树蛙”,而小鲵从发现时的200余条增长到现在的2100多条。
桂林市现有自然保护地32处,其中自然保护区12处,自然公园20处。自然保护地面积62.41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45%。据统计,现有维管束植物3120种,陆栖脊椎野生动物63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15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95种。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研究区域之一,完好保存了世界上最具典型特征的原生性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0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3.92%,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此外,桂林市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植被修复传统工程措施相结合,构建了漓江全流域一体化保护和治理体系,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92108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