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观察

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 广西南宁那考河

发布时间:2024-01-06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那考河位于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是南宁城市内河竹排江的支流,全长6.35公里。

  

  一、突出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污水排入河道,最严重的时候河道沿岸有53个入河排污口,建筑垃圾多达500万立方米,那考河沦为沿岸污水垃圾的纳污沟渠,水质常年为劣Ⅴ类,严重影响了下游流域水质。那考河行洪断面日益狭窄,河道行洪不畅,区域饱受内涝之苦,生态功能逐步丧失。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为突破口,打响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活水循环、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对那考河实施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聚焦控源截污,整治排污口,让河水清起来。开展清淤工作,总清淤量达28.2万平方米;对53个入河排污口实行“一口一策”整治,在那考河主河道上游新建一座5.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铺设8公里截污管线,对14处雨污管网错混接点实施改造。建设6座水质自动监测站,1座气象自动监测站,建立“那考河智慧河道管理平台”,实现流域水文、水质、气象信息“一张网”。

  二是保障生态用水,注入再生水,让河道活起来。片区污水经截污收集至那考河再生水厂处理,出水经湿地生态净化后,再排入河道作为生态修复的补水水源,及时为河道“解渴”,实现河道长效补水,有效缓解河道内缺少流动水的现象。

  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打造水下森林,让物种多起来。那考河整治将“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的理念贯穿到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化技术,修复流域全岸线90%的生态驳岸,建设16.72万平方米的河道、浅滩、湿地。通过开展藻类、水绵防控,打造“水下森林”,给流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让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得到恢复。

  四是促进人水城和谐,绘就生态名片,让环境美起来。治理后的那考河,水质改善明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点,每年吸引10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游玩,有效带动了片区经济发展, 实现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那考河公园段治理前

  

  那考河公园段治理后

  三、治理成效

  那考河运用“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相结合的治水理念,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水质从原来劣V类提升至Ⅳ类。近年来,新增的水生动植物、飞禽鸟类共38种,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在那考河流域治理模式和理念的带动下,南宁市先后在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朝阳溪等内河综合治理项目中推广了“那考河模式”,城市内河“化茧成蝶”,深受市民眷恋;百里秀美邕江英姿绽放,成为广西首府靓丽名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那考河公园段治理前

  

  那考河公园段治理后

  四、经验启示

  那考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目标,以“生态+体育休闲”为发展思路,以“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相结合的治水理念,将传统的截污方式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统筹做好生态修复和控源截污“加减法”,可为南方城市内河治理提供借鉴。

  

  广西南宁那考河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77908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