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观察

(改革之声)台州市椒江区探索“海洋蓝碳”改革 描绘降碳增汇蓝图

发布时间:2023-11-09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数字中国、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求,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改革争先创优,加强改革经验推广推介,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浙江“两个先行”提供支撑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网”“浙江省生态环境政务网”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改革之声”栏目,择优登载各地各单位改革工作的创新做法、亮点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厅“官微”,供各级交流借鉴、互促共进。

  台州市椒江区以建立滨海地区海洋蓝碳交易体系为目标,针对大陈岛海陆交接带的人文生态特色,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打造具有滨海地区生态示范性的“双碳”监测与核算平台,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2022年8月,大陈岛“海洋蓝碳”(滨海地区碳核算与交易体系)建设项目被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列入改革试点。

  一、发展绿电产业,推进能源转型。一是在发电端上,打造了以风电为主的生产模式。岛上建设了成熟的风力发电系统,共34台750型风力发电机,总装机25.5兆瓦,每年富余5000多万度电,减少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在储能端上,打造以“绿氢”为主的转化方式。投运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使用全国产化PEM(质子交换膜)制氢技术,实现了从清洁电力到清洁气体能源转化及供应的全过程零碳;三是在运输端上,打造以低频为主的能源网络。国际首创海岛低频互联技术及风机低频接入技术,建成全球首条柔性低频输电海底电缆,可提高海上风电输送容量30%,实现陆岛两地电网间的电能高效互济。

  二、减污降碳协同,深化低碳设计。一是推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全面淘汰岛上燃油车,建设上下大陈岛岛际交通新能源渡船;推出“绿电积分”,建设一批低碳民宿和养殖基地;引进最先进的被动房技术,配以信息化宣传窗口和建筑节能模拟试验台,打造“网红公厕”。二是推行全域垃圾资源化。建设低碳垃圾处理项目,采用机械-生物垃圾(MBT)技术,预计每年减少2737吨二氧化碳排放;加快废水处理及低碳回收改造,通过“多点进水高效低耗生物反应器耦合复合湿地”工艺,每年能减少3533吨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推动全业生产减排化。建成全电水产养殖场,开展“一站式”电能替代改造;加快渔船转型升级,减少38艘传统渔业捕捞船,将17艘休闲渔船投入运营;建设大陈海域海洋牧场,提高海洋碳汇潜力,已建成鱼礁礁体426个,规模达10.5万立方米。

  三、强化数字引领,助力体系建设。一是打造“海洋蓝碳”监测与核算平台。以科学高效的方式核算大陈岛的碳资产,定量地明确大陈岛碳源和碳汇的数据,为大陈岛碳中和目标以及更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探索新路径、制定新政策的工作提供支撑,即起到“摸家底”、“明收支”、“寻发展”的作用。二是打造线上碳资产管理与交易体系。在完成对大陈岛碳资产存量核查和未来增长预测的基础上,对大陈岛碳资产进行管理。基于大陈实际碳资产和交易所实时碳交易价格进行碳交易决策,实现碳汇线上交易。牵引双碳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以“双碳大陈”的核算和预演能力,牵引双碳工程类项目的调研、洽谈和落地,为岛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保驾护航,以此寻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原文链接:http://sthjt.zj.gov.cn/art/2023/7/17/art_1201818_589430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