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省“十四五”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09来源: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日,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贵州省“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相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背景“十三五”时期,我省重金属污染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为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巩固治污减排成果,纵深推进我省“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实施意见》,我厅制定了该《方案》。
二、《方案》重点防控范围
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砷、铊和锑,并对铅、汞、镉、铬、砷五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实施总量控制。
重点行业。包括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铜、铅锌、镍钴、锡、锑和汞矿采选),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铜、铅锌、镍钴、锡、锑和汞冶炼),铅蓄电池制造业,电镀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石法(聚)氯乙烯制造、铬盐制造、以工业固体废物为原料的锌无机化合物工业),皮革鞣制加工业等6个行业。
重点区域。毕节市赫章县为“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三、《方案》的主要工作目标
到2025年,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4%,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较快提升,重金属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推进治理一批突出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
四、《方案》的主要任务
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全口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分类管理;加大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力度;探索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管理豁免。
优化涉重金属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重点行业企业准入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深化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重金属污染深度治理;开展涉镉涉铊企业排查整治行动;推进涉重金属历史遗留问题治理。
加强重金属污染监管执法。强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强化涉重金属执法监督力度;强化涉重金属污染应急管理。
突出重点区域“一区一策”污染防控。毕节市赫章县以铅锌矿采选、铅锌冶炼为重点持续深化重点行业整治。
五、《方案》的保障措施
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年度减排目标,统筹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任务。
强化调度督导。省生态环境厅要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适时开展现场督查督办,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调查处理。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省生态环境厅按照土壤污染防控、生态环保等资金管理规定,建立重金属减排工程项目库,支持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源头防治和历史遗留问题治理。
鼓励公众参与。重点行业企业应依法披露重金属相关环境信息,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置企业公众开放日,建立完善有奖举报制度等。
原文链接:https://sthj.guizhou.gov.cn/jdhy1/zcjd_5802958/wzjd/202205/t20220526_742245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