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气做“CT”!内江空气质量监测“精细化”
发布时间:2024-12-19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日,四川省内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王显宸和同事一起驾驶着大气环境走航监测车,深入城区大街小巷,精准寻找大气污染源。
“这个过程好比是给大气做‘CT’。”王显宸形象地介绍,走航监测车内载有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后,再通过车载技术系统分析激光消光和退偏情况,就能确定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范围,从而精准锁定异源点,并于走航监测完成后1小时内出具监测报告,为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业务科室采取相应处置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不久前,走航监测车在行驶过程中监测到内江高新区汉安大道中段、东兴区321国道某路段存在明显的颗粒物污染情况。王显宸和同事结合周边情况,判断污染成因系工地施工产生的扬尘所致。“我们当即向市局上报,并提出加强道路洒水及雾炮车喷雾等抑尘措施建议。”王显宸说。
如果说走航监测车是我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报的“移动堡垒”,那今年3月投用的内江广电大气复合污染组分观测站则是监测预报的“阵地核心”——
走进观测站,10多台造型各异、功能齐全的污染物分析仪映入眼帘,这些设备24小时监测着污染大气的颗粒物及光化学物的100多种化学组成成分。工作人员杨海涛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时刻关注各成分的数值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就分析成因、提出建议,并第一时间上报市局。”
以12月2日的监测情况为例。当天,杨海涛观察到城区污染源中的硝酸根、钾离子、铅离子等数值过高,他根据工作经验判断成因系生物质燃烧及尾气排放所致。“我立即提出治理建议并上报市局,由相关业务科室采取进一步措施。”杨海涛说。
走航车“CT”式寻找城区大街小巷的污染源、观测站“把脉问诊”找出污染形成的“病因”,与过去的传统手段相比,我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报的“精细化”特点正日益凸显,为我市精准治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11日,我市二氧化硫累计浓度8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累计浓度20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累计浓度0.9毫克每立方米,臭氧累计浓度146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累计浓度34微克每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累计浓度42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达300天,优良率为86.7%,大气污染防治成效非常明显。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奋力打响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切实推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6032/2024/12/13/fb65773745ac4e29b9e00cf4795f929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