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云南多举措织密全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23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探索创新,在开展高原湖泊及典型流域汛期污染监测监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的同时,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探索智慧监测,织密全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网络、系统谋划建设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全力支撑美丽中国七彩云南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织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不断探索创新推进智慧监测、网格化布设生态质量监测基网等是云南省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下,云南省网格化布设了由958个样地组成的生态质量监测基网。同时,全面筛选在滇科研院所布设的1公顷以上的固定生态监测样地158个、水生态监测点位114个,形成覆盖全省重要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的生态质量监测加密网,服务生物多样性本底及动态变化评价。生态质量监测基网和加密网,共同构成了云南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网络。2023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投入800万元资金,完成对560个样地监测,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2024年投入400万元资金,开展420个样地监测。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协调在滇科研机构,统筹整合现有野外台站,系统谋划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网布局,提出“17+8”(17个主站、8个分站)的总体设想,全面覆盖全省重要监管区域及生态系统类型。2023年,云南白马雪山森林站、抚仙湖高原湖泊站和西双版纳森林站3个站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2024年,与各科研单位联合申报洱海高原湖泊站、元江干热河谷站、哀牢山森林站、滇中城市群站、高黎贡山森林站、玉龙雪山多样性站、云南石漠化站等8个综合监测站,基本实现综合监测站网全面覆盖《“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划定的7个生态保护监管重点区域。

  抓实试点项目,打牢“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基础

  多年来,云南省在白马雪山保护区持续开展空气、水、生态系统等多要素覆盖,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多手段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试点,2023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同时,开展洱海“天空地一体化”水生态试点监测,采用eDNA监测、机载高光谱监测、无人船巡测和卫星遥感反演等手段,对水生物、水生境、水环境和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天空地一体化”水生态监测模式将在抚仙湖、星云湖等高原湖泊推广。

  从2022年开始,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开展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碳监测试点,利用机载激光雷达和林下背包雷达监测,构建了基于地面验证样本、空地一体激光点云数据、卫星多光谱数据融合的生物量估算模型,提高了研究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估算的精度。2023年,该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验收。

  为严控监测数据质量,依托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在国家“三级检查、两级验收”的质控制度基础上,云南建立了由监测机构、省生态质量监测技术组和专家委员会组成的数据质控体系。

  此外,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定期联络、信息共享、工作会商和工作推进机制,共同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资源收集和保存、生态质量监测站点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下一步,云南将继续发挥监测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建设生态质量监测一张网,绘就生态质量监管一张图,为支撑美丽中国七彩云南建设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ywdt/xxywrdjj/202409/t20240920_2400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