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逐“绿”奋进向“美”而行林业发展“绿意盎然”
发布时间:2024-09-18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宿州市聚焦生态林业发展,科学开展国土增绿,持续推进森林增质,积极推进乡村增美,全面推动产业增效,着力建设高质量、高品质、高颜值、高价值的绿美宿州。
“三落实”指明增绿方向。国土增绿科学化。科学谋定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坚持使用空闲地、不与粮争地,重点在乡村道路、田间路网、沟渠堤岸等适宜空间开展国土绿化;全市完成人工造林8000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长度长达400余公里,占省下达任务的133%。乡村增美多元化。大力推进绿美村镇建设,在村庄四旁隙地适地植树,全面提升乡村绿量,在重点村镇交通路间栽植彩叶优良树种,打造生态景观通道55公里,扩延更新河渠林带95公里,在田间生产路及灌溉沟渠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共栽植杨树、薄壳山核桃等乡土树种15.7万余株。树种繁育优质化。推进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启动“三栎两檀”良种选育和苗木繁育工程,做好麻栎、栓皮栎、槲树等种子育苗及选优工作,有序实施青檀种质资源库项目,繁育“三栎两檀”50万株以上。
“三带动”框定兴绿重点。森林提质示范带动。坚持分类施策、突出重点、造育结合、质量并重的原则,夹沟国有林场、萧县国有林场、埇桥区老海寺国有林场等建成省级森林质量提升示范区8000余亩,重点解决培育方向不明确、林木分化明显、树种单一、林相景观价值不高等共性问题。持续落实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发挥森林质量提升示范效应。石质山绿化示范带动。以石质山攻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科学推进绿美江淮建设。2024年,在萧县官桥镇打造石质山绿化示范点,主栽侧柏,辅植青檀、黄连木、麻栎等阔叶树种,打破人工栽植纯林弊端,科学营造针阔混交林,提升石山增绿质量和效率,完成石质山绿化面积5000亩。产业发展示范带动。盘活林下经济发展机制,探索出“林药、林菌、林禽、林游”等多种生态模式。发展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家,林下经济面积53.2万亩,产值达8.65亿元。壮大产业集群发展,全市培育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全市上半年林业总产值达到314亿元。
“三措施”压实护绿保障。创新林长履职形式。建立林长制+河湖长制协同工作机制,提升全市生态保护综合管理能力。切实做好资源保护。实施石龙湖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和磬云山能力提升项目,建立宿州市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会同蚌埠市、徐州市建立跨界共管机制,扎实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抓好防火防虫两大任务,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建设,萧县建立“县、乡(镇、街道)、村(居)、基格”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定格、定人、定责、定图”。统筹抓好有害生物防治,采取飞机防治为主,地面防治为辅方式,完成防治美国白蛾100.78万亩,舟蛾类食叶害虫34.54万亩。提升幼林管护质量,探索多样性造林管护机制。“树随地走”,田间地头就近确定林木权属和收益;“竞拍定责”,公共区域由村集体举行“竞拍”,确定管护和受益主体;“合作共建”,造林大户提供苗木、村集体提供栽植地块、村民参与栽植和管护,三方约定栽管责任划分和收益分成。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4946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