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守护一方净土,建设“无废城市”
发布时间:2024-09-10来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年来,镇江市开展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等一系列重点工作,2021年以来,镇江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有效保障人民群众“住得安心”。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处工作人员介绍,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强化部门联动,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普法宣传等一系列举措,强化建设用地联动监管,防控土壤环境风险,有效保障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先后五次发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目前镇江市共确定100家企业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中企业均按要求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法规、条例宣贯培训,营造土壤污染防治良好的共治氛围。
守净土的同时,镇江市还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制度、监管、技术、市场“四大体系”建设任务25项、计划内工程项目27项,59个建设指标、主要建设任务基本达序时。
以一般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等五大类固废为重点,镇江市持续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和减污降碳协同。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调整发酵工艺、控制发酵温度等技术改进,实施智能化生产,持续降低醋糟产生量,实现工业固废源头减量。与此同时,加工制作产生的醋糟、酒糟、酱渣等,通过生物发酵并与营养物质复配生产有机肥、营养土,广泛用于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现代设施农业、家庭园艺等。
句容市戴庄村就是有机肥、营养土的受众之一。戴庄村通过推广醋糟育秧、紫云英绿肥、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化肥年施用量从亩均160斤直降至零,粮食亩产量从600斤增至1000斤以上。截至2023年底,镇江市已培育3批次、39个“戴庄经验”试点村,推广一批绿色农业生态技术,形成了镇江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镇江餐厨废弃物及生活污泥协同处理试点项目,采用“餐厨源头预处理+污泥热水解+污泥、餐厨废弃物协同厌氧消化+沼渣深度脱水太阳能干化+沼气净化提纯制天然气”工艺,每天可向市政燃气管网输送大约3000立方米的天然气,干化的沼渣制成生物炭土用于种植苗木,可培育出效果极佳的“移动森林”,实现“变废为宝”。这是全国首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完全采用城市有机质协同处理理念的项目,目前餐厨废弃物和生活污泥协同处置“镇江模式”已在湖北荆门、江西九江等地成功复制。
在镇江市,五大类固废协同治理,“无废城市”与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案例不胜枚举。
2023年,镇江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市级绿色工厂37家、绿色园区1家;放大“戴庄经验”示范效应,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目前已建成39个省市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加快建设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基本实现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目前镇江市共配置垃圾分类房369座,累计建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560个、“四分类”小区1015个;启动《镇江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已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调研项目;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全周期”监管,镇江市纳入省固废管理信息系统企业2881家,较2023年新增765家。
“镇江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信心满满地说,“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低碳、‘无废’的美丽镇江正在向大家走来。”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9/10/art_84025_113523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