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完善非现场体系 助力科技执法
发布时间:2024-09-06来源: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为切实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水平,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机制,今年以来,衡水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持续深化“非现场”执法工作,突出科技执法,提升执法效能。
加强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省生态环境厅自动监控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在线监控、分表计电等系统平台建设,按照“应装尽装、应联尽联”的原则,督促排污企业及时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截至目前,全市安装在线监控系统企业244家、分表计电系统企业4391家。进一步加大自动监控设施运维力度,确保数据上传真实有效。
完善监管方式。为打造智慧监管的新高地,优化营商环境的“衡水样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性地搭建了河北省首个集“企业各类环保资料线上查阅”和“企业违法行为线上预警推送”为一体的“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目前6221家涉气排污企业纳入非现场监控系统,实现了线上快速查阅企业各类环保资料、精准推送问题线索、助力企业环保工作智慧管理。
强化预警手段。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在分表计电和涉气企业监管平台设置预警功能,及时发送预警信息,督促企业即刻整改,预警信息未按时解除,生成报警信息,推送执法现场核查,做到“发现异常即预警、产生报警即核查”,非主观轻微违法行为及时督促整改,主观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到位,实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精准发现违法问题的目的。
创新电子固证。为解决电子数据无法直接用于行政处罚难题,建设河北省首个生态环境区块链固证平台,将系统报警数据与区块链平台事前存证固证的电子证据进行智能校验,确认无误后生成司法认可的区块链保全证书,实现电子数据司法“可信”。
突出线索核查。系统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研判,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并生成各类报警信息和处置单。目前各类平台推送线索近800余条,执法人员利用平台推送的问题线索,直插问题点位开展现场检查,缩短了执法检查时间,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性、时效性,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非现场监管执法提供了科技支撑。
原文链接:http://hbepb.hebei.gov.cn/hbhjt/xwzx/jicengfengcai/1017236354249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