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实录 |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09-06来源: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作者:佚名
导语:8月27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全昌明介绍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点措施进展及成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生态建设处副处长李源茂介绍了生态循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有关内容;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湘婷介绍了本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经验做法。之后,媒体记者在李桥集体林场进行现场拍摄采访。
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秋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北京市多年来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全面落实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系统推进农村农业污染治理。今天我们将就有关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参加本次发布会的嘉宾: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全昌明,市农业农村局生态建设处副处长李源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湘婷。
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全昌明介绍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点措施进展及取得成效。
全昌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北京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体情况。
美丽乡村是美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全面落实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城市管理等多部门协同,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村民期盼,从农村环境整治、种植业污染防治、养殖业污染防治以及监测监控、长效机制等方面,系统推进农村农业污染治理。
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北京市新增完成632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乡村生活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北京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努力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治理农村污水,突出建管并重、长效管护,对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巡查监测,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稳定化运行。例如,大兴区利用村庄废弃坑塘,改造为功能生态湿地,净化污水的同时,也提升了村庄景观。
建立了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实施农村小微水体网格化管理,“巡河+保洁”模式,保障农村小微水体整治成效。科技赋能,试点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农村小微水体,及时发现问题线索,探索“遥感监测-现场核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提升监管精准化、智慧化水平,提高监管效率。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摸排调研,查村容、看水体、访村民,持续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推动村庄环境努力实现“三基本”,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要为多数村民群众认可。
二、农业发展,生态循环是方向
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努力处理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关系,统筹兼顾、系统治理,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多元替代,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推进重点地区化肥农药“零”使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推进园地“沃土”工程,提升土壤环境质量。
科学使用和回收农膜。科学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健全规范高效回收利用体系,从源头减量、绿色替代、回收利用等环节,减少农膜污染。
资源化利用有机废弃物。近年来,在平谷区成功探索废弃桃枝变身有机肥的“生态桥”模式后,各区因地制宜探索“农业+环保”新路径,将作物秸秆、林果枝条、尾菜瓜秧、畜禽粪污变成有机肥料回归土壤,推动农林废弃物由“治”到“用”转变。试点工作多点开花,成效初显,涌现出一批农林废弃物生态循环的典型案例。
比如顺义区探索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平均每年回收菜田废弃物12万吨,制成有机肥约3万吨/年,做到取之于田、还之于田,进一步改良土壤、肥沃地力。西城区探索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每年把2万吨园林绿化废弃物变为6000余吨“黑土”有机基质,再返哺到400万平方米土壤中,促进城市园林土壤生态群落健康发展。大兴区探索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多元模式,小麦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后全部还田、尾菜瓜秧拉到工厂制成肥料、果树枝条粉碎后制作食用菌基质。其他还有海淀、房山、通州、昌平、怀柔、密云、延庆等区也在积极探索种植业和养殖业综合利用,推动“种养循环”“变废为宝”,实现农业生产生态良性循环。
三、美丽北京,和美乡村是“靓点”
今年7月,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全面建设美丽北京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建设和美乡村范本,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中关村建设。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科学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垃圾整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全覆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试点推广农宅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等。
各位记者朋友,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活才能更美好。按照“实施意见”擘画的愿景和蓝图,下一步,北京市将聚焦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科学有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绿色生态循环,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厚植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基底,满足村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需求、新期待,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范本。
主持人:谢谢全昌明副处长,接下来请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生态建设处副处长李源茂介绍生态循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关情况。
李源茂(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生态建设处副处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北京市农业农村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统一决策部署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北京市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严格按照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有关要求,全面完成农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循环发展相关工作任务,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一是坚持提升技术和规范管理两手抓,分级分类推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出台了针对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管理措施,制定并实施《畜禽养殖粪肥还田利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率先推进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建了“点对点”、“多镇域”、“全区式”种养结合循环模式。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了187家规模场畜禽粪污减排、处理与利用提升改造。将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关设施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名录。形成以奖代补为基础,制度完备的“市督导、区监管、镇实施、企参与”四级联动管理机制,陆续培育粪污处理与利用第三方服务组织41家,相关合作社29家,围绕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减排、粪污无害化处理及粪肥还田利用等12项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在京郊养殖场建立技术示范点50余个,辐射带动了畜禽粪污污染防控技术模式在规模化养殖场广泛应用。全市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6.5%。先后在房山、延庆等区开展种养循环试点建设,固体粪肥探索出了“养殖+有机肥+种植”窦店模式,液体粪肥探索出了“养殖+配送+种植”的大石窝模式。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向了种养循环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巩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成效,秸秆资源全量化利用持续推进。组织相关区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立秸秆资源利用台账,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培育市场化主体,按照合理运输半径,建立并完善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围绕秸秆资源化利用主推技术进行创新实践,鼓励农业废弃物处理基地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展示了农业废弃物协同处理、循环利用及肥料化、燃料化利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指导怀柔、昌平、延庆区继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创建,打造秸秆、尾菜、果枝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延庆区创建了“秸秆沃土”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样板,通过就地就近和种养结合的方式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的方式大力推动秸秆肥料化。怀柔区打造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制成肥料还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燃料化利用等三种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有效保证了秸秆综合利用率的稳定。
三是推进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等科学处置。印发《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区采取以旧换新、现金回收、物品兑换等方式,设立回收网点740余个,支持引导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结合春耕、秋收等关键时节,组织农业执法部门开展常态化监管执法,督促指导生产主体及时回收废旧农膜。2023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3%,有效防止耕地土壤污染。
四是推进生态农场建设,引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生态农场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将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循环系统,逐步培育农作物轮作、生物技术替代、种养循环、废弃物循环利用、农文旅融合等多种发展模式,促进生态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培育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市级生态农场122家,其中2家入选“国家级生态农场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源茂副处长,下面请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湘婷围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介绍一下顺义区的相关工作。
周湘婷(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借此机会向媒体朋友汇报顺义区在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精准施策,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生活污水处理见真章。通过“单村建站、联村建站、城镇带村入网”模式,开展全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1座,覆盖顺义区18个镇,合计处理能力5.1万立方米/日。铺设农村污水管线4867公里,完成349个村庄生活污水收集与治理,为乡村绿水长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厕所革命显成效。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效果评估,制发《顺义区农村地区户厕清掏管护方案》,确保未接入污水管线的户厕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全区安装化粪池13万余座,农村公厕三类等级达标率达95%以上,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9.58%。
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增效能。建立区-镇-村三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检查机制,通过垃圾分类检查系统将问题派转,48小时内完成整改。2024年第二季度,顺义区农村整治工作表现突出,在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考核排名全市第2,平原新城第1,为顺义区居民营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二、绿色转型,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实行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革命。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制发果树产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试点,初步建立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集成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技术模式。
建立农膜废弃物管理新机制。创新建立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属地化管理、指标化考核”的工作机制,探索废旧育苗盘、废弃节水灌溉材料等农用塑料回收处置模式,启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已回收旧地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295吨,全生物降解地膜已配送290亩,实现了生物降解地膜适用性推广。
挖掘畜禽养殖绿色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试点探索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的种养结合,指导养殖户采用覆土、覆膜、覆盖秸秆等方式处理粪污,通过堆积,腐熟发酵等方式科学还田,有效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创新驱动,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探索农林循环生产新模式。以废木屑、玉米秸秆等“废料”为种植培料,成功种植大球盖菇、赤松茸、竹荪、黑皮鸡枞等食用菌。同时,加强生态互补,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养殖柴鸡、鹅、鸽子等。以林下家禽活动控制减少杂草和虫害,以粪便为天然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形成林下特色养殖模式。
探索农林废物转化利用新模式。将原来随意堆放、丢弃的瓜菜残秧、茎叶、枯枝等菜田、林木废弃物回收,经工艺处理后,制作成有机肥、铺装物,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探索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新模式。将农户家旧地膜回收,按照3:1比例进行兑换,即3公斤旧地膜兑换1公斤新地膜。全区15个镇设立23家“以旧换新”地膜回收的试点,调动村委会、农户、合作社开展农膜回收的积极性。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顺义区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顺义区将继续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不断巩固农村环境治理成果,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周湘婷副局长。今天我们将发布会现场设置在北京顺义李桥集体林场,就是想让大家实地感受一下北京市在农业农村领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情况,并现场采访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典型案例。因此,我们今天把互动提问环节设置在户外,几位发布人将和大家一同移步到林场,与李桥镇和林场相关负责人一起就具体循环模式和利用成果进行详细介绍,也可以回答一下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谢谢大家!
(完)
原文链接:https://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zfxxgk43/fdzdgknr2/ywdt28/xwfb/54339917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