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镇峪渠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发布时间:2024-08-23来源: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7月31日,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公示了2024年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名单,8月12日向成功创建的单位颁发了奖牌,黑池镇峪渠村成功获此殊荣,并成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第四届会员单位!
近年来,峪渠村以“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为发展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通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策略,创新乡村治理,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努力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的美丽乡村。
突出特色,打造特色生态人居
以务实进取的姿态,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巷道绿化、村庄美化,通过多元化建设、网格化管理、积分化引导、清单化服务“四化”合力,推动治理规范有效、和谐有序、群众满意。同时将人居环境纳入村规民约,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治理污水垃圾,打造美丽庭院,评选“十星级文明户”,选树先进典型进行推广,显著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培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以乡村旅游为振兴乡村经济的突破口,加速文旅、农旅、牧旅的深度融合和新业态的培育。依托村内的文旅资源和历史禀赋,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从乡村变景区入手,投资超过2000万元,实施了“乡愁峪渠 美好家园”3A级景区建设项目,对原党员之家、大学之基、老旧学校、关中民居、知青院进行提升,培育和发展“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新业态,以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激活传统村落、传统文化高质量保护利用的内生动力,传承历史文脉,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载体,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在生态文化建设上注重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知青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村口广场、村委会广场等关键区域,建设生态景观、生态停车场及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将生态思想和文化内涵以墙绘壁画的形式展现,美化环境的同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村民和游客在日常游玩中就能够感受到地方特色和生态文化的魅力。
大力宣传,共建共享生态家园
大力宣传、积极鼓励村民和乡贤、企业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通过定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环保志愿服务、绿色生活倡导等活动,切实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感。同时,通过建立和实施“环保十则”和奖励办法等生态文明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持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html/hbt/dynamic/city/18257181835567595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