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途同行 | 多样化“生态+” 戴庄迈步上春山
发布时间:2024-08-12来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年来,镇江市句容天王镇戴庄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多样化“生态+”产业路径,正逐渐形成“生态+”绿色发展模式,构建起生态环境大保护新格局。
“戴庄地处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七成岗坡地,高低落差大、土壤瘠薄,灌溉困难。”句容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这一困难,大家积极探索,多轮“头脑风暴”后,决定采用“发展丘陵山区农牧复合经营,立体种养有机生态农业模式”主线。这样既尊重自然规律,又能解决因农业依赖大量农药化肥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及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问题。
山顶育林、山腰栽果、山脚种粮,现在的戴庄村构建了水、稻、菜、草、畜于一体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
构建立体生态系统,空间合理利用后,戴庄村坚持向技术创新要效益,用技术创新保障生态环境提质增效。“稻鸭共作”生态循环模式、醋糟改土、秸秆还田……一项项技术创新应运而生,既保障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生产效益。
在戴庄村,鸭子在稻田徜徉已成常态。“稻鸭共作后,鸭子能吃稻田间滋生的飞虫和杂草,粪污等排泄物就地转化为有机肥料,鸭群田间穿梭还能提升土壤通透性,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工作人员表示,此谓一举多得。另外,戴庄还引进生长期短、病虫害轻、需肥量少的新品种“越光”稻,倡导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种植具有共生固氮能力的紫云英作为化学肥料替代品。
为促进土壤良性循环,戴庄村已连续多年大量增施富含有机质、微生物的醋糟生物发酵有机肥,接种了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种,避免了一般畜禽粪肥的抗生素、重金属污染。通过秸秆制炭机,戴庄村的一部分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秸秆炭和秸秆醋液,“秸秆炭不但肥效很高,还能改善土壤板结,秸秆醋液经过加工制成叶面肥,可以代替农药。”工作人员介绍说。
戴庄村通过技术创新,多元生态基础不断夯实;又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不断培育生态农业格局。
以9个村办合作社典型村为重点,戴庄村筛选特色农业基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态种养结合、农田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等工程,目前已建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示范村。
在试点村建设基础上,戴庄村扩大高效生态农业技术辐射范围,由点及面、连片发展,推动形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林牧渔绿色发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农产品绿色加工储运等农业发展模式。
2023年,戴庄村探索生物多样性农业被评选为“镇江市生态环境系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据悉,通过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戴庄村不断产生生态环境效益。
增施发酵堆肥、绿肥,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疏松度得到大幅改善;稻田生存着130多种小动物,近几年还多次发现野生娃娃鱼、野生猕猴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机稻田、果园已连续14年不使用化肥农药,却未发生严重病虫危害;山上到山下,各具特色的三类农业生态系统交错融合,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丘陵山区小流域生态景观,显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强大生命力。在这里,生态打底,新农村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8/8/art_84025_113192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