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丨内江市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多发 风险隐患突出
发布时间:2024-07-27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2024年7月,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位于内江市东兴区的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污染防治不到位,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一、基本情况
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前身为牛棚子废旧物资市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交易集散中心。该产业园由四川中再生公司(以下简称中再生公司)投资、运营和管理,现有废旧物资回收商户120余家。
二、主要问题
(一)产业园危险废物管理长期存在盲区
该产业园内商户不具备危险废物收集和处置资质,应由中再生公司将商户夹带收集到的危险废物统一暂存,并交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置。2018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群众两次信访反映,产业园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东兴区工作不深入,未全面排查商户收购废品夹带危险废物情况,就反馈群众举报不属实。
督察发现,中再生公司与商户签订协议明确,发现违法行为后,将报行业主管部门并停止供电。在实际管理中,中再生公司发现商户收集有危险废物并未分拣后,仅口头提醒,未严格落实协议要求。因惩处措施不逗硬,商户普遍将危险废物与普通废旧物资混合收集。2024年4月,督察组抽查产业园内5户商户,发现2户回收的废旧物资中夹带有废油桶、含油编织袋等危险废物,与普通废品混装清洗、破碎、装袋。
图1 产业园全景图
图2 商户收集有危险废物但未分拣
(二)废水排放监管要求落实不到位
产业园现有78家商户的排污许可明确了废水排放标准,其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产业园污水处理站。2019年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产业园商户监管不到位。东兴区制定整改方案,对产业园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并于2020年12月上报商户废水已达标排放。2024年4至5月,督察组抽查9家商户,有1户的预处理设施长期闲置,采样监测的4户废水均超标,最高超标10.25倍。同时,产业园污水处理站进水污染物浓度长期过高,2024年1月至4月无一天低于设计进水浓度,化学需氧量最高达4647.6毫克每升;在已混杂处理危险废物的情况下,从未对污水处理站污泥开展危险废物鉴定,暂存间已堆存1000余吨污泥超过1年。
图3 商户预处理后的生产废水
(三)日常监管流于表面
2019年以来,东兴区委、区政府先后3次印发产业园综合整治方案,但只安排部署、不落实问效,明确的验收销号、考核评价等工作均未开展,导致产业园相关问题整而不绝、治而无效。东兴区商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辖区内存在西南地区最大废旧物资回收集散中心的情况下,未按《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且以“无行政执法权”为由,逃避行业主管责任。东兴经开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整治牵头单位,巡查流于形式,2021年至今从未发现商户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对商户普遍存在的超标排污问题,仅下发整改通知、督促中再生公司加强监管,整改措施见子打子,放任超标问题长期反复。东兴生态环境局作为污染防治统一监管部门,监管缺位,未依法查处商户长期超标排污违法行为。
三、原因分析
东兴区及相关部门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绿色发展重视不够,监管流于形式,中再生公司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不落实,产业园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3878/2024/7/25/8bec9ddeb1b140bd818d7f958d4fd5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