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守牢土壤环境安全关
发布时间:2024-07-26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山东省滨州市生态环境局立足让人民群众“住得安心”,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为重点,把“三条线”贯穿用地环境安全的各环节,深化联动监管机制,高效盘活用地存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提供重要保障。
守住“时间线”,以最快速度服务土地出让。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社会敏感度和关注度高,滨州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赋予的职责,对符合受理范围的城镇安居工程、机关团体用地、学校医院用地等,第一时间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召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会议,重大紧急项目安排连夜评、线上评、周末评,确保全市重点项目迅速招拍挂。今年以来,共组织评审会5次,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35个。
守住“质量线”,以最优水平保障评审质量。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专家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审核把关作用,对一般地块全覆盖抽选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内专家,对敏感复杂的特殊地块邀请国家级专家,对涉及“6+1”行业(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6个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地块,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地块)等地块优先选择本行业专家,通过专家评审把关,最大程度将地块情况摸清查透。
守住“安全线”,最严要求压实用地安全。滨州市县两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统筹建立联动监管机制,通过省土壤环境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现和处置疑似违规地块16个。开展报告质量抽查抽测,对两家报告编制单位进行约谈,向3家报告编制单位发出警示函,以严格有力的监督,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得到安全利用。
陈润达 陈晴晴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405/t20240521_47308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