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品质城市,常州溧阳全“绿”以赴
发布时间:2024-06-21来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常州市溧阳生态环境局携手常州市环境资源保护公益协会,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成果展示、校园宣传、教育实践等多维度方式,向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传递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展示了溧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擦亮底色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023年,溧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持续向好。大气环境方面,环境空气质量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79.2%。水环境方面,国、省、市考断面优Ⅲ比例100%。声环境方面,全市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均处于较好水平。
天目湖入选第二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天目湖湖群生态岛试验区获评全省首批一级试验区;溧阳高新区入选国家首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水生态品质提升与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项目”入选省级EOD试点。积极开展生态细胞创建,溧城街道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道,南渡镇庆丰村、社渚镇宋村等4个行政村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溧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也为溧阳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攻坚突破
引领生态环境品质新飞跃
今年以来,溧阳生态环境局紧扣“品质城市突破年”工作主线,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品质攻坚,努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当前,溧阳生态环境部门正全力以赴攻坚太湖治理,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要求得到严格落实。通过有机废弃物处置利用中心、中关村工业污水厂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针对南溪河、中河等关键河道,将深化溯源排查,科学制定水质提升方案,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步提升。全面启动社渚河、龙溪河等河流的生态修复工程,助力太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是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溧阳市积极落实“友好减排”政策,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的友好协商和技术指导,有效控制排放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同时,精准治理成为大气治理的关键词,强化工地、道路扬尘治理和汽修、餐饮等点源管控。钢铁、水泥行业的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铸造行业的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力争培育更多环保绩效标杆企业。借助走航监测、雷达扫描等科技手段,推进非现场环境监管,实现精准管控。
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溧阳市还注重打造生态亮点。生态岛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等项目持续推进,为市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省级生态村和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工作陆续开展,培育更多生态细胞。此外,继续深化生态产品交易制度设计,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复核工作注入新动力。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溧阳生态环境部门加大项目审批、总量管理、资金支持和环境科技等环保政策宣贯力度,推行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落实柔性执法和信用修复现场指导,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积极指导相关单位申报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EOD和环基贷项目,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溧阳持续深化“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攻坚“厂中厂”整治、点状企业出清盘活、古渎等10个工业片区更新改造和电镀、涂料、印染、铸造等4个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常态化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查处危险废物非法处置、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重点涉水行业偷排直排等违法犯罪行为,督促企业坚守环保底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整体环境管理质效。
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督办的力度,全力推动长荡湖沿湖养殖池塘清退、关闭矿山宕口生态修复、历史遗留化工地块管控修复等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充分发挥攻坚办、太湖综合治理专班、“危污乱散低”专项治理专班等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职能,确保各级各类交办环境问题整改落实落地落细,努力营造齐抓共管、主动作为的工作格局。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6/21/art_84025_112767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