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谋划、促联动——孙立新赴扬泰两地调研汛期水质保障工作
发布时间:2024-06-13来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为保障汛期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6月6日,省生态环境厅副厅职环境监察专员孙立新带领扬泰两地环境监察、监测部门,调研扬州泰州交界区域引江河水系污染溯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强两地三方工作联动,全力保障汛期水质。
泰州引江河工程位于扬泰两地交界,南起长江,北接新通扬运河,沟通长江和淮河流域水系,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工程的组成部分。每年汛期,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承担里下河地区和通南地区排涝功能,最大抽排能力达300立方米/秒,大量排涝水入江容易对长江水质造成冲击。
6日上午,孙立新一行先后来到江高港码头(左岸)国考断面、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乘船查看引江河沿线汇入水系水质,全面了解里下河地区和通南地区汛期排涝泄洪通道整体情况。他对照两地水系图,不时询问当地水利部门同志水系走向、闸站管理、泄洪流量,详细掌握汛期扬泰两地区域水情、汛情的变化趋势。
扬州市江都区龙耳河支流是新通扬运河一条支流,前期溯源监测发现水质为V类,孙立新现场查看河道周边养殖尾水、农田退水治理情况。针对督查发现的秸秆入河问题,他指出,要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实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宣传引导和河道保洁,统筹开展好秸秆禁烧禁抛工作,避免农林剩余物对河道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6月6日下午,在详细了解流域水系治理情况后,孙立新一行又深入踏勘支流支浜等“毛细血管”。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寺巷街道大王社区、小王社区位于南官河汇水区域,孙立新走进居民房前屋后,打开污水井盖,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当地污水治理、河道环境保护等相关情况。
现场调研后,孙立新召集扬州泰州两地环境监察室、生态环境局和监测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汛期长江水质保障工作开展专题会商,共同谋划下一步工作举措。
孙立新指出,由于里下河地区地势较低的地理特点,汛期排涝行洪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扬州、泰州两地要强化系统思维和“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加强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共同保障汛期水生态环境安全。
他强调,一要提高站位、正视问题、各负其责,做好长江汛期水质保障工作,要正视本地区存在问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二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协调联动,针对已发现问题要采取果断措施推进解决,围绕重点区域、重点点位要继续开展系统排查整治,进一步加强两地协同配合;
三要积极推进、加强调度、务求实效,要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推进相关工作,加强各项工作统筹调度,用实际成效检验工作质量。
6月7日,孙立新一行还现场调研了泰州市姜堰区大气环境治理情况,向泰州靖江市反馈重点入江支流水质保障督察帮扶情况。
厅第一专员办主要负责同志及驻扬州、泰州市环境监察专员等参加调研。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6/12/art_84025_112687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