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发布时间:2024-06-13来源: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作者:佚名
第十一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携手同心 为美丽北京加油
6月1日上午,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以下简称“环境文化周”)在朝阳区吉里星空间拉开帷幕。
本届环境文化周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6月1日至7日,环境文化周将围绕“携手同心 为美丽北京加油”主线,集中推出12项、百余场线上线下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生态文化氛围,引领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
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实践活动百余项,受众近千万,为公众了解、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搭建了丰富的平台,成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纽带。
瓣瓣同心绽放绿色协同之花
开幕式现场,《携手同心美丽京津冀》主题宣传片拉开了第十一届环境文化周活动的序幕。“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协同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紧密协作,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2023年,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数均大幅削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水环境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蓝天白云,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开幕式上,四位亲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进程的环保工作者分享了他们的“协同故事”。
“‘再接再厉、善作善成’这八个字已经深深刻录在了我的心底。我想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予密云水库老一代建设者的肯定,也是写给我们新一代保水人的期望,我一定要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季营分享了她的保水故事。
门头沟生态环境局韩飞作为一名“生态卫士”,因常年工作在山里,干脆就在山里租了个平房,过年时,还把父母接到山里来过年,牢牢守护北京与河北的生态屏障。
“京津冀有一个环境数据交换机制,对于我们分析区域环境演变提供了重要帮助。环境质量分析不能闭门造车,京津冀需要携手同心一起干。”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李倩谈起她所从事的工作,满是自豪和骄傲。
“持续深化科技应用和精准执法,将新技术、新系统,覆盖到三地的交界区域。我特别希望,将来能提炼出足够成熟的执法经验,实现小片区链接大片区,构建起京津冀智慧化生态执法网络。”市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总队朱洪涛分享了自己的“协同愿望”。
围绕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环境文化周还将在6月5日环境日当天,在通州大运河畔举办“十年同行·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主题活动,邀请市民、专家及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共话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年成效。同步推出“十年踔厉奋发 十年蝶变跨越”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周年成效展,全面总结京津冀三地生态协同发展成就,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力量。
文化引领共赴绿色生态之约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开幕式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情景音诗画”诵读,以古今对话的形式,向观众生动展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态观,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态环保理念的一脉相承。
传承生态文化,践行绿色发展。开幕式上,著名画家、雕塑家袁熙坤,游泳奥运冠军钱红被聘任为新一届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袁熙坤作为环保艺术大师,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手段传递环保理念;钱红则积极参与公益绿跑、义务植树等活动,成为绿色奥运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作为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袁熙坤和钱红表示将通过拍摄生态环保公益宣传片、参与生态环境主题活动等方式,带动更多市民关注生态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环境文化周期间,主办方还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线上线下推出“北京中轴线蕴含的生态智慧”研学课程,带领大家漫步北京中轴线,了解北京中轴线上那些流转千年的生态智慧,共同感悟美丽北京的独特魅力。
全民行动绘就生态环境保护同心圆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讲述自己的环保故事,表达自己的绿色主张,探访“两山”基地,参观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注重实践与互动是本届环境文化周的一个重要特点。
6月1日-6月7日,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春妮、王雷、李小萌等将在#生态环境公益大使环保天天行#抖音话题互动活动接力打卡,结合《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内容,每天发出一个绿色生活倡议短视频,引领网络跟拍热潮,带动网友一起践行绿色生活。同时,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将共同开展“美美与共 环邮京津冀”微博话题互动,发布代表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成效的邮票海报,和网友一起,分享打卡京津冀地标美景的照片和环保故事。
6月2日,“我爱地球妈妈”北京市中小学生生态环保演讲比赛决赛将在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举办。届时,经过市区两级选拔脱颖而出的45名中小学生,将围绕“共享美丽北京 共建绿色未来”主题进行演讲,以青少年的视角讲述他们的生态环保故事,展现首都青少年参与美丽北京建设的青春风采。
6月3日和6日,由市民代表、志愿者、生态环保人等组成的两支环保观察团,将实地探访2023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朝阳区,在温榆河公园、朝阳区生态大脑综合指挥中心、首创•郎园Station和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探寻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奥秘;在2023年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昌平区,观察团将走进科学城、草莓园、居庸关长城和延寿镇湖门村,了解昌平区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生态民俗旅游产业,实现守“绿”换“金”。
此外,环境文化周期间,全市63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将全部开放,市民可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预约参观。6月7日,主办方还将邀请微博大V走进北京碧水再生水厂进行参观探访,通过Vlog带领公众沉浸式感受污水成为高品质再生水的全过程,引领公众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市民朋友可以登录京环之声网站,关注北京生态环境微博微信、京环之声微博了解环境文化周的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s://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zfxxgk43/fdzdgknr2/ywdt28/xwfb/43646553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