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观察

秦皇岛构建海洋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格局

发布时间:2024-05-18来源: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在金梦海湾浴场,有一间小屋,门口牌子上写着“海洋生态预警在线监测系统:前道西监测站”。此处是前道西河的入海河口,河水中的水质监测浮标不受天气影响,每4小时自动取样、化验一次,自动将数据发送至监测平台,供后方技术人员读取数据,实现了对近岸海域生态的全天候、多参数、自动化在线连续监测。

  作为环渤海的重要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拥有1805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84.88公里的海岸线。近年来,为扎实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聚焦主要入海河流水环境治理及总氮削减管控,让海洋环境监管更加精细化、制度化、数字化,确保海洋环境安全。

  为全面提升保障能力,举全市之力组建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等7个工作专班,完善24小时值班值守、区域联防联控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指令落实到位。同时,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系统议事机构牵头抓总作用,横向加强与河长办的信息共享、问题转办、联合督查,纵向加强对县(区)的问题交办、限期整改、跟踪评估,确保及时消除问题隐患。去年8月,随着滦河口和七里海潟湖海域2套海洋监测浮标数据被顺利接收,秦皇岛市近岸海域陆海预警监测系统完成最后一期试运行工作,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成为全省首个完成近岸海域陆海生态预警监测全覆盖的城市。

  海洋污染中80%以上为陆源污染,陆源污染的80%又源自河流。基于这一数据,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抓实“两岸监管”,加强陆海统筹治理。对全市所有畜禽养殖场(户)采取台账式管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污处置利用,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通过视频监控及水质预警装置,加强河岸监管。

  为加强海岸监管,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与海洋、海事等部门协调联动,推进港口码头、浴场、河口、入海排污口的环境保障能力,开展港池、近岸海域预警监测,做到统筹陆地和海洋、岸上和岸下系统监管,确保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提升。

  秦皇岛市现有入海河流19条,其中主要入海河流13条。在这些河流沿线分布有若干一级支流、二级支流以及坑塘、沟渠和湿地等水体。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四项机制”让支流再小也有人管。完善“一图两清单”全流域监管机制,开展入海河流溯源排查,完善入海河流水系和污染源分布图、支流沟渠清单和重点监管污染源清单,构建责权明晰的责任体系。完善“测、查、改”全链条管控机制,针对水质反弹的河流、沟渠,定期开展加密监测,聚焦高值区域,实施精细化治理措施。完善“雨前、雨中、雨后”全过程监管机制,有效降低污水管网水位,提升应对强降雨天气能力,防止涉水污染源借助降雨偷排。完善巡察整改机制,推动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为防控环境风险隐患,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着力提升精准监测预警能力、应急防控能力和执法监管能力。构建数字化水环境监管体系,推动乡镇跨界断面自动监测站建设,将重点污染源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实现水生态治理“一图统揽”。完善污染源排查方案,抓好涉海风险源监控,优化主要入海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持续保持严管严治的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不间断开展重点河流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帮助企业有效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源头防控能力。


原文链接:http://hbepb.hebei.gov.cn/hbhjt/xwzx/jicengfengcai/1017130022932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