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立法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恢复
发布时间:2024-03-24来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自然恢复法》。该法案旨在通过恢复退化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欧洲议会议员塞萨尔·卢埃纳表示,这一法案将有助于欧洲实现气候目标,预防自然灾害并降低粮食安全风险。
据欧洲环境署的报告,欧盟目前只有15%的自然栖息地处于“良好”状态,超过80%的自然栖息地状况不佳。这也对一些物种造成威胁,例如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的蜜蜂和蝴蝶物种在欧洲已经减少1/3。
为此,《自然恢复法》提出目标,要求到2030年之前,对欧盟20%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采取恢复措施,并最终在2050年之前将措施覆盖到所有需要恢复的生态系统。该法案还提出了针对特定自然栖息地和物种的具体目标,例如要求欧盟各国到2030年前扭转传粉昆虫种群的下降趋势;促进森林、农田土壤碳储量的增加以及使至少2.5万公里的河流恢复自由流动等。
该法案将在欧盟理事会通过后正式生效。为提升约束力,法案规定欧盟国家在法案生效后两年内,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各国的恢复计划并说明具体举措,同时每3年对法案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评估。
近年来,欧盟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2019年,欧盟出台《欧洲绿色协议》,为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转型制定行动路线图。202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203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提出使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成为欧盟总体经济增长战略的一部分。《自然恢复法》的通过将有助于这些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得到了欧洲风能协会和欧洲光伏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的支持。
除了生态效益,《自然恢复法》预计也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欧盟委员会去年发布的影响评估报告显示,到2050年恢复欧盟生态系统的成本约为1540亿欧元,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约为1.86万亿欧元,在自然恢复方面每投资1欧元就会增加至少8欧元的收益。瑞典气候与环境大臣罗米娜·普尔莫赫塔里表示,这一法案有望帮助欧盟“改善生物多样性状况,应对气候变化,履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国际承诺”。(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3/18/art_84027_111794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