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丨成都: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色更足
发布时间:2024-02-20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2024年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发言摘登
2月1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4年工作。会上,成都、达州、内江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科技与财务处、行政审批处、第三监察专员办、省辐射站、宜宾监测站等主要负责人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以下为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的发言,一起来看~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军
2023年,成都市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走在全省前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率2.2%。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92位,同比提升17名。主要做法有:
坚持强化领导、整体推进
市委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级将污染防治“ 三大战役”领导小组职能并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坚持每两月专题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出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治理等三大标志性战役,修订《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持续筑牢大气污染防治的基础支撑。
坚持绿色转型、源头治理
加快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入推进“建圈强链”,严禁新增“两高一低”项目,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达2600余亿元。以“小切口”思路大力推动移动源治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分担率提高至64%,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63.3万辆,占汽车比例提升至9.7%,国Ⅲ及以下老旧车占比降至4.9%,完成中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调迁关闭17个。清洁能源消费占比60.7%,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坚持分类管控、精细治理
统筹抓好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城市面源综合治理,做好涉气重点企业整治、货运车辆监管、施工工地提标等重点工作,累计创建环境绩效水平A级、B级和引领性企业169家,占全省的52.6%。提高重污染天气精准化、差异化、智慧化应对水平。
坚持科技赋能、智慧治理
建强成都大气院士(专家)工作站,努力迈入全国城市大气科研第一梯队,7日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准确率达92%以上。依托“智慧蓉城”建好“智慧生态环境”系统,加强生态环境指挥调度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多要素智慧感知端、精准协同指挥端和高效运转处理端,丰富拓展工业企业电力监控、运渣车轨迹分析、工地车辆门禁识别、油气回收超标报警等应用场景,全省率先实现乡镇监测站全覆盖并网,配合卫星遥感、走航观测、积尘监测、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提高精准溯源精准处置能力。
下一步,成都将坚定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定力,以“ 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为统领,以消除重污染天气为重点,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不断提升污染防治能力,确保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色更足。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3878/2024/2/4/78731e8a8f2242d4bad978e1095aca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