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调查

络病理论指导中医药实践 黄从新教授谈心律失常防治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4-03-06来源: 新华社作者:佚名

  近日,以“传承 创新 开放 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新华网特设大会访谈直播间,邀请众多中西医大咖,对本届络病学大会热点话题进行解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黄从新教授在访谈时表示,中医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临床价值日益凸显,且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广阔,值得深入探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名誉院长、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黄从新教授

  新华网:中医药在心律失常领域有什么临床价值?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黄从新:中医药在心律失常领域展现了独特的临床价值。例如,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一种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药物,已经在多个循证医学研究中证实其对窦房结病变、房颤等心律失常问题的疗效。这些研究不仅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奠定基础。

  我认为中医药在心律失常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中医药需要积极吸纳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验证和改良。同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球人民的健康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华网: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借助中医药来保护、促进微血管的健康?

  黄从新:民众可以通过改善生活状态、适当运动等方式来保护微血管健康。此外,中医药在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维护微血管完整性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例如,一些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中成药,经过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能够有效保护微血管,是民众保护微血管健康的良好选择。

  中国的中医药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现代科学的验证和改良,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我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让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们也欢迎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和学者来中国交流学习,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创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