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3-12-18来源: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记者 张 铁 龚仕建 张丹华《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6日 第 01 版)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成片的林木中,有一片光秃秃的小山坡。“这片黄,是特意给舞腰鼓留的。”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年轻人舞起腰鼓生龙活虎,要把黄土踢得飞扬起来才好看。”
从陕北看陕西,冬季的三秦大地,绿色发展势头足。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陕西广大干部群众守“绿”塑生态、逐“绿”谋未来,以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
绿色,已成为新时代陕西生态发展的底色。
北有毛乌素沙地,绿网锁住流沙;南有汉江丹江,一泓清水长流;秦岭和合南北,黄河中分陕晋。守护生态,陕西咬定青山不放松。
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陕西持续增绿护绿,扎实推进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生态工程,近10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9100多万亩。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延安、榆林等地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保环境、护生态,也曾让陕西一些地方纠结过,但都坚持坚守下来了。
汉中市洋县草坝村,地处朱鹮保护区核心地带。“朱鹮对环境要求高,可以当我们的‘质检员’和‘代言人’。”村党支部书记刘煜华说。有群众曾困惑:“不让用农药化肥,地咋种?”思路一变天地宽:旱地恢复成水田,使用有机肥,装上杀虫灯……这个曾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解开“矛盾扣”,搓成“致富链”,诀窍全在两个字——“有机”。如今,洋县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0种、认证面积17.08万亩,好生态带来好日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渭北陕北的苹果、秦岭南北的猕猴桃、陕南食用菌、秦巴富硒农产品……端牢生态碗、吃上生态饭,陕西从生态里“掘金”,让好山好水有“颜”更有“值”。
产业也要绿。能源资源富集的陕西,着力促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在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通过捕集、利用与封存,液化二氧化碳代替了水,被注入地下驱油。“去年,我们建成每年30万吨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年减碳量相当于多种近1700万棵树。”公司总经理冯成海说。
减碳降碳,由“黑”转“绿”,陕西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陕西已基本形成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基高端化工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其中煤制烯烃(芳烃)产业链产值规模已达上千亿元,产能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珍惜绿色的陕西,尝到了绿色的馈赠,加力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形成绿色发展新的增长点。
今年前10个月,陕西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2%,全国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约每8辆就有1辆产自陕西;太阳能光伏产业全国领先,产品远销海内外;半导体产业、航空产业等产业集群持续发力,产值位居全国前列……绿色理念融入产业发展,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
发展向“新”向“绿”、追“光”逐“链”,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产业,正在三秦大地加速成长。目前陕西全省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链达到6条。今年前三季度,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596.6亿元。“我们加速推动光子、氢能、无人机、传感器等产业链做大做强,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新波说。
护绿增绿,用绿强绿。陕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从生态底色到发展成色,再到转型亮色,新时代陕西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html/hbt/media/word/17355402958805483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