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观察

(改革之声)丽水市落好“三步棋”推进碳中和先行区

发布时间:2023-12-01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数字中国、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求,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改革争先创优,加强改革经验推广推介,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浙江“两个先行”提供支撑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网”“浙江省生态环境政务网”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改革之声”栏目,择优登载各地各单位改革工作的创新做法、亮点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厅“官微”,供各级交流借鉴、互促共进。

  丽水是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多年来,丽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深耕碳中和先行区建设,累计成功申创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10个,减污降碳标杆工程14个,低(零)碳乡镇(街道)14个,低(零)碳村(社区)117个。

  一、下好“贯通棋”,在共建共享、高效协同上求突破。一是规划先行,明确建设路径。研究制定《浙江省丽水市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设置33项考核指标。系统谋划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赋能5方面举措19项重点任务。针对生态良好型城市特点,提出碳汇能力提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金融支持减污降碳协同等特色性举措,着力拓宽拓深绿色低碳产业链、价值连,同时将队伍履职能力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二是指数评价,强化成效考核。为解决全省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存在的评价覆盖面不足和未能延伸到县级的问题,全面贯通横向和纵向协同创新路径,我市着手研究制定更加全面的碳中和指数,初步确定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和38项三级指标组成的,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目标政策、绿色发展水平、低碳资源禀赋等;二级指标细化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重点任务方向;三级指标包含碳强度、试点示范、金融支持等指标。将依托指数评价结果对市、县市域工作成效碳中和双碳工作成效和措施进展开展量化评价。三是数字智治,实现高效统筹。财政市专资金预算安排超过3000万元,着力打造全国先进的“碳源+碳汇”碳监测网络,将在全市范围内打造6个自动监测站点。构建可查询、可展示、可建模的温室气体综合数字应用平台。努力实现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应用展示的城市碳监测评估闭环体系。

  二、聚焦“实效棋”,在模式探索、试点建设上促落实。一是城市层面,探索区域协同模式。覆盖源头防控协同治理、水环境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固体废物协同控制保护修复和扩容增汇等多个领域。设区市层面,建设重点项目8个,预计拉动投资7.3亿元。县级层面,青田、龙泉、遂昌先后入选,共设置项目15个,预计拉动投资超9.27亿元。二是园区层面,探索产业协同路径。聚焦制革、不锈钢等特色行业产业,遴选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业园区5个,探索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模式,努力实现转型治理降本增效,建设期内可拉动园区投资约46.48亿元。三是企业层面,探索环境要素协同技术。遴选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12个,探索大气环境、水环境协同治理、固废资源化利用、环境要素集成等技术创新和应用,预计投资规模约18亿元。

  三、明确“提质棋”,在政策激励、市场机制上谋创新。一是加强政府引导。编制丽水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强化碳核算和信息披露机制、创新气候投融资模式和工具等8个方面26条重点举措。参与制定《浙江省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丽水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积极争取支持。下发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基础补助资金350万元,为17家企业发放贷款贴息257万元。5个项目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库,获37.5亿元优惠信贷支持;签约4个重大气候投融资项目总投资达75.2亿元;为3个气候投融资项目授信108亿元,涉及项目总投资超350亿元。三是激发市场潜力。制定《浙江省丽水市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试点实施方案》,围绕项目开发、消纳场景、运营机制、技术支撑等四个方面构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配套政策、实践、任务三张清单。打通从“固碳”到“卖碳”的林业碳汇价值转化路径,累计开展丽水森林经营碳普惠交易19笔。

  


原文链接:http://sthjt.zj.gov.cn/art/2023/11/28/art_1201818_589499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