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有效推进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两利用”
发布时间:2023-11-25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宿州市是安徽五大产粮大市,全年粮食总产量450余万吨,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900万吨,秸秆资源多、潜力大,为“五化”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90%以上。四县一区均实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共2亿元以上。
健全收储体系。宿州市围绕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积极培育秸秆收储市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秸秆收储站点建设,大力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全域覆盖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销网络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覆盖秸秆和废物的全方位收储体系,实现秸秆收储运网络乡镇全覆盖。通过项目扶持、资金补贴,引进和重点扶持一批“五化”利用企业和技术,建立“龙头企业+”模式,实行龙头带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拓宽利用途径。目前,全市500吨以上秸秆产业化利用规模企业614家。
抓技术促转化。以草换肉,重点发展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做好秸秆变“肉”增值大文章。秸秆饲料年产400余万吨,制定出台《宿州市百万头肉牛产业发展行动工作方案》,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市饲料化利用率达到40%。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肉牛饲养量为21.4万头,现有肉牛规模养殖场292家,其中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有9家。全市5座生物质发电厂已全面建设运营,年发电总量达12亿千瓦时。建设大中沼气项目6个,年产沼气237.5万立方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企业16个,年消耗秸秆21万吨。全省首个利用农作物秸秆合成甲醇项目在我市率先落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消耗秸秆40万吨,稳定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
开展示范创建。该市立足资源优势,依托宿州信达养殖有限公司大型沼气项目,在埇桥区朱仙庄镇矿南村开展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建设,通过构建“集中供气+生产有机肥+秸秆收储+循环园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布局,积极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点亮绿色能源“新动能”,绿色能源使用率已达50%以上。聚焦“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场创建。目前,全市市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场达45家。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18824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