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以“生态+工业”实现二产“护绿”
发布时间:2023-11-09来源: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在安义,抬头就是蓝天白云,开窗就是青山绿水,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对企业落户有很大吸引力。”近期,落户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蓝胖子智能门窗(阳台)5G+工程扩建项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办企业的首选之地,今年以来,安义县开工项目达155个,总投资694.7亿元,其中涉铝型材产业项目82个、投资400余亿元。
安义县以“生态+工业”实现二产“护绿”方略,严把项目准入关,对高污染、高耗能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否决,由此倒逼传统企业升级改造,铝型材产业是安义县经过多年聚集,逐步形成的优势主导产业。
铝型材产业在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都对环境污染造成一定影响。由于企业分散不好治理,因此,安义鼓励企业进入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园区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企业废水统一并入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管网,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以前我们进出村庄要穿过铝材厂排出的烟雾,非常呛鼻。现在铝材厂搬迁到园区后,进出村庄的道路改造成一条绿树成荫的绿道,烟雾没有了,非常舒心。”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周边的东阳镇徐埠村村民高兴地说。
在废气排放方面,江西鑫隆泰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原按照环评报告采取的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工艺,但由于工艺落后,仍存在异味。通过铝业协会介绍联系,企业投资300万元更新改造升级废气处理工业,采用先进的RTO工艺,提升废气炉燃烧效果。
这只是安义县治理铝型材料产业污染的一个缩影。安义县一方面对铝型材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级达标,企业自行组织铝材协会,扶持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园区内企业基本实现了废渣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对园区内78家企业共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按环保要求建设自动监测、监控设施,并与江西省、南昌市环保平台联网。对企业排污实行即时监控,严格监管废水达标排放。
良好的自然生态造就了安义经济跃上了快车道,成就安义拥有全国10%的生产份额和70%的销售市场,是全国铝型材产业前二、华东第一的铝型材生产基地。同时,安义县对铝型材加工产业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了铝型材挤压、门窗、五金配件、胶条等全产业链,使全县铝型材共有规上企业155户,占全县规上企业比重53.43%,2022年安义铝型材产业群规模突破400亿元,达474.368亿元,增速保持15%以上。锦鹏铝业、金鑫发铝业、南亚铝业等3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如今,安义县铝型材产业集聚群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被中国建材协会授予“铝材之乡”。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3/9/7/art_42069_45898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