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视点

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

发布时间:2023-06-18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以下简称《规范十条》)。《规范十条》包括关爱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等内容,为公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提供了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人有责更应人人尽责,每个人都应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

  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涵养生态道德,将生态价值观根植于心、付之于行。我们应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也应牢牢守住生态道德底线。《规范十条》提出“不乱扔、乱放”“不露天焚烧垃圾”“不随意倾倒污水”等,导向意义鲜明。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敬畏,时时警醒自己。

  既要知敬畏、守底线,也要积极追求生态文明道德高线,努力向高标准看齐。《规范十条》提出: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我们应从小事做起,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

  既要做好自我,又要积极参与监督。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2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近5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持续稳步提升,在参与环境监督方面,超七成公众表示,在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会选择投诉举报或出面制止。每个人都弘扬主人翁精神,发挥好监督作用,就能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让我们努力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以下简称《规范十条》)。《规范十条》包括关爱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等内容,为公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提供了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人有责更应人人尽责,每个人都应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

  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涵养生态道德,将生态价值观根植于心、付之于行。我们应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也应牢牢守住生态道德底线。《规范十条》提出“不乱扔、乱放”“不露天焚烧垃圾”“不随意倾倒污水”等,导向意义鲜明。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敬畏,时时警醒自己。

  既要知敬畏、守底线,也要积极追求生态文明道德高线,努力向高标准看齐。《规范十条》提出: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我们应从小事做起,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

  既要做好自我,又要积极参与监督。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2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近5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持续稳步提升,在参与环境监督方面,超七成公众表示,在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会选择投诉举报或出面制止。每个人都弘扬主人翁精神,发挥好监督作用,就能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让我们努力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原文链接:http://sthjt.yn.gov.cn/ywdt/szyw/202306/t20230615_2343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