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布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发布时间:2023-06-03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凝聚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力”。
自2021年以来,为摸清全区生物多样性本底,内蒙古开展了多项调查和研究,获得了全区生态系统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最新研究成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支撑。2022年,在全国率先划分出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保护优先序,按照生态系统的稀有性、独特性和典型性,划分7个最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序、11个次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序,为更有针对性地保护生态系统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对全区野生维管植物、栽培植物、苔藓植物调查,明确全区野生维管植物(包括种子植物、蕨类植物)有144 科、737 属、2619 种,其中苔藓植物调查到83科222属586种,较1997年出版的《内蒙古苔藓植物志》,新增20科38属75种,调查发现新种7个,中国新记录种21个。根据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内蒙古分布有重点保护植物4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貉藻和发菜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45种。
为进一步加强农牧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内蒙古开展了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渔业资源保护等工作。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协调机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协调共商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世德介绍,下一步,内蒙古将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原文链接:https://sthjt.nmg.gov.cn/zjhb/xwbd/202305/t20230524_23171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