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42) | 云南昆明“小种子,大世界”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
发布时间:2023-06-03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作者:佚名
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积极探索以新时代生态文明观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充分挖掘云南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基于项目学习课程模式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和生态文明教育,建立了系统的课程、丰富的活动和高影响力的科普宣传。通过提领整合的课程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在孩子们幼小心灵中种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种子。
龙翔小学打造“智慧农场”
龙翔小学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挖社会资源,主动探索生态教育的城市学校实践路径。一是建成了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食育教室”为孩子们探索餐桌上的食物多样性提供了实践场所;校园农场利用楼顶空间建成的校园农场,让孩子们在做中学,感受智慧种植和传统种植;生物多样性空间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为沉浸式感受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了情境;小剧场是孩子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表达空间和创美空间。二是研发了立足校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课程体系。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了食育课、种植课、科普课程、主题戏剧课程等主题课程,并配套了相关的课程基地,保障了课程的落实。从餐桌上的食物多样性到田野间的生物多样性,再到地球生态系统,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从小种子到大世界,从小切口到大图景的课程视野。
龙翔小学食育课
龙翔小学到滇池湿地开展户外实践课
龙翔小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宣传教育,结合先进理念设计特色课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孩子们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中濡染、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态观。融智聚力,建立了学校教师团队、专家支持团队和家长志愿者团队三位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团队,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新模式对其他地区提升学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极具借鉴意义。
原文链接:https://www.mee.gov.cn/ywgz/zrstbh/swdyxbh/202305/t20230522_10306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