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地下水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发布时间:2023-01-31来源: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作者:佚名
作为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官庄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项目自实施以来,在生态环境部和市生态环境局的倾情帮扶和精心指导下,房山区全力促项目进度、抓防治成效,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特征指标挥发酚分布面积约1695平方米,缩减近七成,重点点位浓度已降低至《地下水质量标准》Ⅲ-Ⅳ类标准,尤其是中度以上管控区域已全部消除。
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前期工作。在本市地下水例行监测中,发现房山官庄村浅层监测井水质出现个别指标浓度升高情况。虽然附近地下水未作为饮用水,房山区仍然高度重视地下水水质变化带来的风险,立即对点位周边进行调查和研判,组织业内专家开展场地环境调查评价,针对存在问题编制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方案,并经多次论证优化,确定了采取周边地下水监测、拆除污染源、清除受污染土壤等措施,确保污染不扩散。
细致研究,科学实施技术修复。项目坚持目标导向,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实施“靶向治疗”,采取地下水污染分区分期修复策略,水土协同治理,“去源”与“污染防治”相结合,化学氧化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力,利用原位化学氧化、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修复、监控自然衰减等组合技术。分区域定目标,针对管控区域内不同管控级别的地下水采用不同的修复模式,明确不同的修复时限,对地下水进行风险管控与修复,对场地进行生态建设。
举一反三,持续提高管理水平。房山区促进多部门形成合力,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实行“月调度、季上报、年总结”项目跟踪管理,按年度组织项目绩效评估等,力求抓进度促成效,力争达到特征污染物Ⅲ类的目标。同时坚持举一反三,加强辖区重点点位地下水水质监督性监测,“以点带面”动态研判全区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第一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将继续做好官庄村地下水修复工作,积极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模式,切实提升地下水风险管控能力。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确保地下水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房山区将强化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污染协同防治,为“三水统筹”提供有力保障,为全力建设“六大房山”,接续谱写“一区一城”新房山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sthjlyzwg/wrfzgjz/32602236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