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09来源: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今后一段时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难以大幅降低。展望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需求,需要有安全、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在相当长时间内,能源、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能源资源开发和能源电力生产任务十分艰巨[7]。
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3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8.1%和31.6%,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同时报告估计,到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75%。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以及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大大增加了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进而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尽管对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但是,由于石油储备成本较高,按照目前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储备一期工程9100万桶计算,相当于占用资金高达91亿美元(以100美元/桶价格计算),而这样的储备量只能满足我国9天的石油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一次能源供应中,煤炭占比约70%,并且,我国煤炭生产基地在华北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远离煤炭消费中心的东部沿海,形成了强大的煤炭流,运量大,运距长。历年煤炭运量占铁路使用量的40%以上,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水运量中煤炭占三分之一。这给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煤炭价格带来上涨压力。此外,西部水电开发的西电东送,给建设高山峻岭的高压输电走廊带来难题。
通过以上分析,核电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提高了能源供给能力,改善了能源结构;第二,通过在电力负荷中心建立核电站,可以大大减少煤炭运输,缓解运输压力,减少运输过程能源消费(测算表明,如果2050年建成4亿千瓦核电装机,相当于释放了4条大秦铁路的运力);第三,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能源抗风险能力。
原文链接:http://sthjt.fujian.gov.cn/zwgk/ywxx/fsjg/fsjg/202211/t20221124_606186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