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于桥水库 感受生态之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2-06-15来源: 北方网作者:佚名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市委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以务实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担当、攻坚克难,奋力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上生动实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于桥水库是天津重要的水源地,保护水环境,两岸复绿,如今,这里有了怎样的变化?深学笃用,天津行动,打卡于桥水库的生态之美。
打卡于桥水库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水库南岸的万亩生态林,林区巡护队正在这里进行日常巡护。
队长吴建宝告诉我们,这片生态林所在的位置,原来叫五百户镇,有着40多个村庄,多数村民都以打渔、开农家院为生,对水库环境和水质的影响比较大。为了进一步做好水源地保护,几年前,蓟州区开展了生态移民,对这些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吴大哥告诉我说,他以前就是五百户镇东十百户的村民,从十几岁开始打了20多年的鱼。
2018年底,五百户镇的乡亲们全都搬进了州河湾新城,原来的村庄复绿之后变成了眼前这1.2万亩的生态林。复绿效果如何?我们跟吴大哥,登上森林巡航的直升机,到空中去看一看。
现在,不光建起了生态林,水库也实行了全封闭管理,每年还有半年的禁渔期,搬进新城的乡亲们实现了不同形式的就业。吴大哥带领的这支巡护队现在有20多人,都是像他这样的搬迁村民,24小时守护着这片生态林。看到老家的景色越来越美,他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巡护的闲暇时间,他还爱上了拍照,记录身边变化。
马金保,太平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告诉我们,村里头些年一直是发展养殖业,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搞养殖。
马书记说,这几年,区里对于桥水库周边的村庄,进行生产生活方式调整,2018年,太平庄村开始引导全村的养殖户,转型发展蓝莓特色种植,村民自建大棚的,可以得到一亩地7500块钱的补贴,镇里还出钱在村里建设了70多个大棚,承包给村民。
王强,原来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也是村里第一个把猪舍鸭舍改成蓝莓大棚的。
因为采用的是绿色种植技术,锄草、除虫都不使用农药,老王和乡亲们种出来的蓝莓市场好,效益也高,现在,马伸桥镇临近水库的村庄,全都改种了蓝莓。
水清了,岸绿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水库周边的不少乡村吃上了“生态饭”。
小穿芳峪村,离于桥水库只有四公里,随着水库周边大环境的改善,这几年,村里的道路、沟渠全都变了样,还建起了一个乡野公园,在外地打工的闫海涛,看到村里变美了,决定返乡创业,跟着村里的带头人建起了第一批民宿。今年,他把父母的老房子也进行了改造,成了村里头一个开两家民宿的老板。
在旁边的院子里,我们还遇到了一个正在拍视频的小伙子。
郝杨杰,今年21岁,村里的党务工作者,刚来半年多,喜欢玩短视频,一进村,他就主动揽下了村里“宣传员”的活儿。
小郝说,今年村里又有十几户村民提出来想干民宿,他打算给村里的每家民宿和景点,都拍一段短视频,帮大家好好宣传宣传。
看生态林、摘蓝莓果、逛“网红村”,沿着于桥水库这一圈走下来,看到的是满眼绿色,闻到的是花果芬芳,感受到的是村美民富。从乡亲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已经扎根在了水库两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深深地扎根在了乡亲们的心里。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