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全球合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2-06-03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为什么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确立了气候变化科学上的共识,成为推动国际气候谈判的科学基础。IPCC的历次报告明确了气候变化的客观性、人为活动对气候辩护影响的显著性和气候变化影响的确定性,并且强调了全球合作的必要性。2018年,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实现1.5℃的温升控制目标有望避免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而这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在2030年实现全球净人为CO2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约45%,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
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缔约方大会(COP21)上,《巴黎协定》得以达成,并确定了一项目标,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影响。《巴黎协定》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法建立了新的气候治理体制,各国也逐渐推出自己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国家的双碳战略也是对全球合作的一次重要响应。
对于中国而言,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对于自身发展和经济转型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低碳发展理念的提出本质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相比之下传统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不可持续的环境危机,还面临发展目的与手段的本末倒置。绿色转型发展也将创造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产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球合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公共问题。地球大气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气候变化影响和治理均是全球性的,依靠单一国家的努力难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目标和路径。一方面,国际合作可以推动气候认知和科技创新,通过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认识并确立行动目标,促进气候友好技术的开发和普及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合作引导投资、市场及经济发展方向,借助资金支持模式、国际贸易规则等手段,促进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型市场体系,引导建立低碳经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合作机制为国家间开展气候治理提供合作平台。通过在联合国平台下开展气候行动目标谈判,以及G20、APEC等相关国际机制下开展气候对话,促进各国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气候行动成效。各国发展阶段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存在差异,国际合作可以帮助和推动更多国家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同时,保障全球气候安全。
世界碳中和形势如何?
目前有两个国家(苏里南共和国与不丹)已经实现了碳中和;瑞典等六个国家已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写入法律;还有部分国家正对碳中和进行立法;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宣示了相关政策。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原文链接:https://sthjt.nmg.gov.cn/zjhb/sthjbhkp/202206/t20220601_20650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