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2-01-08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命名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莒县榜上有名,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近年来,莒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一、科学管理,着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莒县污染企业门类全、数量多、空气质量改善难度大。为此,莒县以强化环境科技执法为突破口,不断加大环保财政投入力度。率先在全市123家企业安装用电智能监控系统,建成了21处空气自动监测站,50辆出租车搭载PM10传感器,购置6台无人机、暗管探测仪等先进执法设备,对重点流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取样。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实施了空气质量奖补办法。聘请大气治理专家团队指导污染防治,以雷达监测、飞行监测、走航车和大数据分析研判为基础,制定减排任务和工作措施。通过专家协助,莒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莒县PM2.5、PM10、SO2、 NO2年同比改善率分别为24.6%、22.9%、14.3%、17.1%,改善幅度全市第一。
二、多点突破,建设清清碧水家园
莒县属淮河流域,沭河是莒县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莒县深入开展沭河水质达标等专项行动,制定并下发了《莒县沭河道口断面达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全县涉水企业污水排放标准,在全县20处乡镇,设置45个乡镇出境监测断面,定期通报水质达标情况。投资528万元在沭河干支流断面,设立了9处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上传数据,倒逼乡镇出境断面达标排放。排查整治河道排污口813处,依法关闭“小造粒”企业2000余家,取缔禁养区畜禽养殖场820个,从源头上杜绝污水直排现象。国控沭河夏庄断面2018年至2020年连续3年年均值达标,2021年1-11月份水质指数逐步提升。国控青峰岭水库坝上断面由执行Ⅲ类水标准提升到Ⅱ类。2020年莒县水质指数位列全市第一。
三、精准施策,全力守护一方净土
莒县危废产生量和处理量较大,坚持危废“红线”管理模式,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全县30家产废单位及4家经营单位的规范化管理考核达标率为99.5%,在全省领先。梳理排查全县“6+1”行业疑似污染地块情况,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以上,顺利完成了“土十条”终期考核指标。积极实施“十绿工程林业会战”,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47项,累计增加蓄水220万立方,全县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投资5.84亿元,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环湖造林、整治重点河道汪塘、农田节水工程等项目投资、建设数量均居全省县级前列。莒县河湖长制“有名有实”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刊发;2020年10月,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莒县召开。
四、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更绿色
总投资39亿元,占地面积960亩,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的莒国古城商业街首期开放,打造了以莒文化为灵魂、以商业为支撑、以旅游为载体,文商旅相融合的新业态。莒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3个,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莒县高层次人才创新园被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9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莒县前进47个位次,被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个进步县之一。
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莒县将以此次创建为契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把绿色崛起作为发展新路径,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为全面建设更高质量的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贡献生态力量。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gsdt/202201/t20220105_38295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