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筑牢生态法治屏障 守护白山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1-10-25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两山”理论是“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加快白山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抓住法治这个‘牛鼻子’。
一、科学立法,在法治保障上用“实招”。
要牢牢把握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快提升立法技术能力,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近年来,我市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依据需求进行类型化,分类设计相应制度,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从地方立法实践上进一步完善了白山市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制度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我市推进生态强市建设、加快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要牢固坚持科学立法,根据白山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环境立法质量,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全民守法,在营造氛围上用“新招”。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推进生态强市建设,要增强全民守法意识。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尊重生态文明光荣、破坏生态文明可耻的道德风尚,让法治思维更加深入人心,把建设美丽白山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的首要任务,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人员“率先学”、执法人员“重点学”、普通干部“系统学”的学法机制,提高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积极引导企业自觉知法、守法,逐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白山,守护一江碧水向西流。
三、严格执法,在发挥作用上用“真招”。
为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求,我市不断严格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一是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的日常监管。二是加快推行执法信息化建设,2020年投资550万元,建成投运污染防治智慧监管平台,全方位提升了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和效率。三是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2020年制定公布了我市第一批129家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分类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基础上,充分运用移动执法、污染源自动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强化实时监控、实时留痕,提升监控预警能力和科学办案水平。
四、公正司法,在凝心聚力上施“感召”。
我市坚持用“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司法改革,以严格的司法手段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环境司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和保障功能,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有效推动了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的“两法衔接”。
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加快推进,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公正环境资源司法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才能将人民群众的需求落到实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提高政治站位,在责任落实上用“妙招”。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打造美丽中国“白山样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任务、实现污染防治攻坚阶段性目标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检验,紧抓不放、一抓到底,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打造美丽中国“白山样板”,要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把握重点环节。全市各部门应集中优势兵力、强化攻坚举措,全力以赴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按照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的“十四五”和2021年目标任务,积极谋划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力争符合支持条件的大项目好项目进入中央、省生态环保项目库,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持续提升白山市生态环境质量。聚焦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对标国家和省考核要求,结合污染防治攻坚“秋冬会战”,全力推进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胜利。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打造美丽中国“白山样板”,要强化考核落实,建立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权重,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奖惩、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qshb/202110/t20211022_82569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