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生态治理从“忧”于水到“优”于水
发布时间:2021-08-20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洮儿河呦,弯又弯,嫩江水呦,长又长;河弯弯,水长长,环绕着美丽的苇海鹤乡……”7月24日,在镇赉县环城国家湿地公园内,一阵阵美妙的歌声传来。这首歌是80岁镇赉县居民朱家让与朋友共同创作的,他们由20余人组成的“乐队”每天都会在公园里歌唱。
“原来这里一片荒凉,到处是烂泥滩臭水坑,蚊子乱飞,又脏又臭,近几年随着嫩江水被引入镇赉,死水变活水,处处充满生机。我们在这里写家乡、唱家乡,越唱越高兴。”朱家让自豪地讲述着家乡的巨大变化。
居民幸福生活的背后,是白城持续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丰硕成果。
从盐碱化、沙化严重,断流多年的河湖到如今大小泡塘不再干涸扬起新波,白城市持之以恒构筑生态屏障,全力做好“绿”文章。
吉林西部启动河湖连通工程,白城率先动工。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和兴修水利工程,以提水、引水、分水方式,将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洪水资源引到湖泡中存蓄。2020年春季,根据白城市缺水情况,利用河湖连通工程从洮儿河应急调水1.9亿立方米向向海湿地补水,恢复改善向海湿地面积70平方公里。
从“忧”于水的发展困境,到“优”于水的生态之城。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让纵横交错的泡塘形成水系网络,为湿地恢复保护注入了强劲的水源保障,退化的沼泽草甸、芦苇湿地得到有效恢复,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形成了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好,鸟儿“扎堆”来。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去干涸的芦苇荡已恢复生机,片片芦苇随风摇曳,不远处的燕鸥、须浮鸥轻展双翅在空中优雅掠过。这里是世界濒危物种白鹤东部种群迁徙的必经之地。良好的湿地生态本底,成为世界候鸟迁徙、停歇的“最佳驿站”。
为解决湿地补水需求,通过采取“引嫩入白”“河湖连通”工程,每年向保护区引水3千万至5千万立方米,湿地面积由原来近3万公顷,发展到8万公顷。
近两年,保护区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人工招引等措施改善东方白鹳繁殖生存条件,有近10巢东方白鹳繁殖成功。据监测显示,白鹤迁徙高峰期最高统计数量达到3800余只,约占该物种世界种群的95%。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qshb/202108/t20210819_818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