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展开
发布时间:2021-04-28来源: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山西是一个湖泊资源稀缺的省份,据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湖泊总面积仅122平方公里,不足国土面积的1%,已建水库水面面积也仅368平方公里,湖泊保护与修复非常迫切。
晋阳湖、漳泽湖、云竹湖、盐湖、伍姓湖,均为全省境内水面大于5平方公里的湖泊,总面积82.7平方公里,分属太原、长治、晋中、运城四市。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晋阳湖、云竹湖、漳泽湖、盐湖、伍姓湖“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及“五湖”专项规划。这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山西的重大举措。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曾明确指出,“‘五湖’是镶嵌在三晋大地上的明珠,是山西不可多得的宝贵自然资源,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并先后三次对“五湖”规划作出指示,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科学有限开发利用,切实保护好“五湖”水生态。省长林武在专题研究“五湖”规划时,对湖泊生态空间管控、水污染防治、河湖水系连通、开发布局等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全省“十四五”规划中则明确把开展 “五湖”治理作为“聚焦建设美丽山西”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全省“践行‘两山’理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按照规划,“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总投资为863.38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达588.59亿元。要将晋阳湖建设打造成东方园林式的城市湿地公园,严格控制湖区周边建筑物高度,形成“山湖一体”。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加大绿色产业导入,将太化文创街区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实现城、景、业融合发展。漳泽湖主要以水污染治理和湖泊湿地公园建设为主,通过入河排污口整治、中水回用等措施,湖泊水质达到Ⅲ类。在湖泊东岸营造城市亲水空间,规划数字经济、都市功能片区;西岸展现田园风光,规划田园农庄和康养游乐片区。云竹湖主要以生态空间管控和湖区景观建设为主,将水库管理范围划为水生态功能保护区,控制不符合主体功能要求的开发行为,保障大水网东山供水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乐园,打造以康养度假为核心的产业格局。盐湖主要以水污染治理和矿产资源与盐文化保护为主,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对“四滩”内源污染进行系统治理。开发盐文化、根祖文化、关公文化资源,打造华夏母亲湖、七彩盐湖等文旅产业。伍姓湖主要以水污染治理为主,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加强对伍姓湖上游涑水河、姚暹渠入河排污口管理,实现达标排放。融合尧舜文化、传承河东文化,打造自然湿地风光和生态康养产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西“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将以规划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湖泊生态空间管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障河湖水系连通畅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统筹水污染治理与科学有限开发利用,科学布局实施保护开发项目,发展绿色产业,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确保规划真正落地见效。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原文链接:https://sthjt.shanxi.gov.cn/html/snxw/20210428/10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