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时评

辉南县: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发布时间:2021-04-25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辉南,因位于辉发河之南而得名。悠远的历史、醉人的风光,智慧的人们,共同绘就了诗画般的大美辉南。

  辉南县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幅员面积2275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连接长白山和松辽平原的重要交通枢纽。

  辉南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这里坐拥“全球最佳管理保护湿地“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有孕育辉发文化的滔滔碧流辉发河。千百年来,辉南人在物产丰饶、生态优美的辉南大地上不断开拓进取,共同谱写家乡的华美乐章。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辉南县被赋予了中国野山参之乡、中国绿色大米之乡、中国野山核桃之乡、中国长白山林蛙之乡、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县等美誉,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辉南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已成为辉南人共同努力的目标。辉南县委、县政府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模式,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辉南样板。

  构建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

  辉南县建立健全了生态文明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专班,科学编制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规划》,在全县形成“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充分监督、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全县人民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建设和谐的生态宜居体系

  辉南县按照“景区化、特色化、融合化”思路,全力提升乡村风貌。三年来,清理“十堆八乱”14万处,硬化农村道路137km、植树19万株,建成乡镇垃圾转运站6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4个、美丽庭院、干净人家2.2万户。徜徉于辉南乡村,到处呈现山水交融、柳绿莺啼,村村皆美景、人在画中游的场面。

  着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工程。县城建设大街等13条街路已改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中道口公铁立交桥及南转盘实现通车;现代城街头公园、爱国广场等民生项目全面开放;购置环卫车辆36台,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极大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机车文化节、交响音乐会、全民运动会、杜鹃花卉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更让辉南人充分享受着生态文明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构筑稳定的环境支撑体系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辉南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十三五期间,累计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65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75辆,淘汰黄标车395辆;pm2.5年均浓度在33.6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保持在90%以上。

  实施碧水攻坚战。完成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和扩容改造,日处理能力提高到5万吨;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县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工程稳步推进,推动开展87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国考兴隆断面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提高到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开展净土持久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的要求,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治理废弃矿山12处,建设高标准农田31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等项目78个。

  打造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2020年新增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5万亩、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31个,林下、棚模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到9万亩,辉南大米入选2020年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名录。

  长龙药业的海昆肾喜药品被收入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福辉药业抗病毒胶囊纳入国家防疫物资范畴,华兴公司复合软磁材料研发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德商药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依托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全面盘活旅游资源。西夹荒生态度假区、龙堡森林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实现接待能力整体提升。绿色康养游、生态乡村游、观冰戏雪游正在成为辉南生态旅游的经典名片。

  如今的辉南,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辉南人正快马加鞭,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为大美辉南谱写时代发展新诗篇。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qshb/202104/t20210423_8038626.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