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1-04-22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省级美丽乡村总数达到44个、省3A级标准示范村45个,市级“标兵村”167个、“示范村”162个、“达标村”174个,各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达标验收。这是自2018年至今,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成绩单。
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治理垃圾污水、实施“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广大农民的所思所盼。
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必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干字当头,“一把手”亲自抓,抓功能配套、抓队伍配备、抓制度落实。主动认领任务,强化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合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主动担当,用真力、出真招、见实效,绝不能蜻蜓点水、简单应付,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务求取得实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发动群众是关键。要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整治行动中,主动自觉拆违、清脏、治乱。在整治自家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环境卫生的同时,积极参与公共区域的环境整治。共同建设村路平坦、庭院整洁,红瓦白墙、栅栏整齐,村风文明、美丽宜居的乡村。
坚持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面对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问题,需要全方位多举措整治。垃圾清理是当务之急,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担,下大力气开展“地毯式”垃圾清理行动,彻底清除积存的农村垃圾。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以“集中歼灭+长效维护”打赢垃圾清理攻坚战。污水处理刻不容缓,要用与乡村振兴发展相匹配的标准去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基本覆盖。“厕所革命”势在必行,要把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与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项目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改善村容村貌是发展所需,要找准地域特点,结合本土特色实施绿化美化亮化,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舒适度。
提升文明素质,打造宜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对村民素质的提升。增强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要广泛动员广大群众投身村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形成村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风气。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要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举措、要求、共识、成果写入村规民约,顺势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改变传统种养方式,探索绿色养殖模式,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积极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以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农村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环境干净整治,生活才幸福安康,发展也才更有动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共建幸福美丽宜居家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qshb/202104/t20210421_8035033.html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