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持续发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构建生态修复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1-03-18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近年来,芜湖市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努力探索打造出“三农三生、生态修复”的芜湖样板。截止目前,全市40个乡镇政府驻地及210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已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218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完善制度、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及“竣工验收、运行维护、收费管理”三个管理办法,《芜湖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指南》,《芜湖市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有效夯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规范。
规划引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取得实效。坚持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科学规划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农县市区均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统筹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厂网建设,优先接入学校、医院等排污大户,做到污水应收尽收,倒排施工工期,紧盯目标任务,按周调度、按月通报建设进展,引入督查通报措施,确保乡镇政府驻地如期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系统治理、生态修复模式已成亮点。芜湖市半城山半城水,在污水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实现自然力向生产力转换。陶辛镇上水村以河流水系为脉络,运用“活水联通、内源清理、生物构建”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构建活水循环体系,获得环保部专家肯定。烟墩镇霭里村发动农户在自留菜地中建设储粪池,在田间修建大三格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还田利用,既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又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受到国务院大督查的肯定。
加大投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以政府主导、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建管同步为原则,开展了全市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工作,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2400余万元,专门用于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提升改造。属地政府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开展常规化水质监测,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及奖惩考核机制,运营经费已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下一步,芜湖市将推动县域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同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污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实现污水处理量质绩效同步提升。
原文链接:http://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028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