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郑彧总工到漳平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17来源: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3月11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带领省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黄声福等人,到漳平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就漳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试点建设等工作开展实地调研。漳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建新,龙岩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立峰等相关领导及项目设计单位人员随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新桥镇云墩村、西埔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实地调查了解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数量及分布、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处理工艺、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等事项,并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云墩村书记和项目设计单位代表先后向调研组汇报了村庄概况、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预选地址、拟采用的工艺方案等相关情况。
乡镇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了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规模、处理工艺、处理能力、进出水水质等相关情况。
郑彧指出,漳平市应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试点建设为重要抓手,结合当地实际,因村制宜确定各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处理工艺,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打造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总结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治理模式。同时,应以本次省委开展的“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契机,找准着力点、突破口,拿出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举措,切实把学习成果落实到行动上,并应结合乡村生态振兴,持续全方位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郑彧充分肯定了漳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同时,对如何持续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出了六点建议:一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将农村生活污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任务,注重与乡村振兴总体布局、总体规划有效衔接,用好用活相关政策资金、工程项目,借势借力,一体推进。二要因地制宜优化细化设计。以村为单位,逐一进行现场踏勘调研,综合考虑各村庄地形地貌、经济社会发展、污水产排现状等实际情况,因村制宜确定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处理工艺,力争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三要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针对各村实际,合理选择技术方案,积极探索黑灰水分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太阳能利用、物联网信息系统等一批实用技术模式,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管理新模式。四要全力打造统一标准规范。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从设计、施工、验收、移交、运维、监管等流程合理优化、统一标准,提升治理成效,总结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治理经验,实现标准化、“点单式”的治理模式。五要大力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应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如物联网信息控制系统、手机APP等)实现远程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生态环境部门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运维服务情况的监管能力,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行。六要积极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引导村民参与项目建设、验收评估;充分借助当地乡贤、农村“五老”等公众力量,帮助推动项目落地、日常监督;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政策解读、案例宣传,形成社会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格局。
原文链接:http://sthjt.fujian.gov.cn/zwgk/sthjyw/stdt/202103/t20210316_5550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