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智制为治”治理污染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发布时间:2021-03-17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截至3月15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5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优良天数比例为79.2%,较上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6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均达标;受污染耕地和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提“智”。突出环境智慧监管,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亿元,推进智慧环保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接入生态环境信息监控平台数据9000万条,实现120家重点排污单位和144家污染排放情况实时监控,接入国控、省控空气质量站点、水质站点366个;充分运用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今年以来共检测车辆67.7万辆,发现并处置超标柴油车72辆。
善“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实施环保信用评价,截至目前全市纳入信用评价企业182家,其中诚信企业72家、良好企业82家、警示企业7家、一般企业4家、不良企业3家、不予参评14家;督促排污企业主动改进环境违法行为,促进环保工作有较大改进的企业及时解除信用限制,累计修复89家企业环境信用。
严“治”。打造“刚柔并济”执法体系,对环境污染轻微的减少打扰,对环境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将全市6类237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今年以来共通过在线监控等方式非现场检查115家次、现场帮扶企业70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共实施行政处罚30件,罚款378.35万元,实施配套措施案件4件,其中查封扣押3件、停产限产1件。
原文链接:http://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028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