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参内乡田底村:垃圾分类处置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发布时间:2021-03-13来源: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田底村位于安溪县参内乡政府驻地东南7.5公里处,塔斗山东麓,金安高速公路安溪东互通口旁,全村共有1135人,总面积1300亩。近年来,参内乡把垃圾分类处置当作“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脱贫攻坚的形象工程、农民生活的清洁工程、环保攻坚的保障工程、执政能力的标志工程”来抓,采取得力措施,制定长效机制,为全村群众创造一个“环境美、村庄美、田园美、庭院美”的“四美家园”!
一、建队伍
田底村配备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员3名,积极开展运维管理技术培训等,确保运维设施“定期清理、定时送检”;聘请2名固定工人,每天对村里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就地处置,实现垃圾日清理;组建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发动村民力量开展日常巡查的同时,老人们还每天主动到公园广场周边捡垃圾,共同管理好农村生活垃圾整治。
二、配装备
田底村投资100万元,建设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配备垃圾车1辆,并在各主要路口及每户村民家中设置分类垃圾箱。同时,做好村主干道、角落道路、水塘沟渠沿边沿线整治,做到无缝对接,覆盖盲区死角,努力打造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良好环境。
三、立机制
田底村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与村民签订承诺书,实行门前三包,号召村民主动参与绿盈乡村建设,自觉维护自家庭院和村庄卫生,全面提升村庄品味;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垃圾收集制度、保洁员工作制度,形成村民进行一次分类、保洁员再进行二次分类的规范处置流程,并由环境整治小组定期对落实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齐参与
发挥村规民约的教化作用,田底村将垃圾分类纳入到村规民约中,使村民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在家风家教学堂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处置培训会,通过实际案例,让村民对垃圾分类一目了然、一学就会。广泛开展“卫生红黑榜”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文明建设的成果,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倡导村民加大房前屋后的绿化,逐步提高村庄的绿化美化水平。
原文链接:http://sthjt.fujian.gov.cn/zwgk/ywxx/stbh/202101/t20210126_5525770.htm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