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乡蓝”实现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开门红”
发布时间:2021-03-13来源: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乡市上下砥砺奋进,克难攻坚,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全力打造“新乡蓝”,奋力开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新篇章,初战告捷,实现了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开门红”。
截至2月28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67微克每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一。PM2.5浓度是秋冬季大气攻坚任务目标的核心,是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的“风向标”。作为“2+26”通道城市,在京津冀污染带和沙尘天气夹击之下,取得如此成绩,难能可贵,令人振奋。
措施一:突出重点,啃下“硬骨头”
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国控站点由四个增加为六个,新增两个国控站点数据直接纳入城区空气质量评价和考核。新增站点数据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我市环境整体数据均值,成为大气攻坚的“硬骨头”。
对此,我市铁腕治理,猛药去疴,不断提升两个辖区的精准治理管控力度,经过两个月的治理管控,新增国控站点数据明显好转,尤其是PM10和PM2.5两项颗粒物因子。2月份,凤泉区站点PM10浓度为136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下降77微克每立方米,降幅36.15%;PM2.5浓度65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下降26微克每立方米,降幅28.57%;牧野区站点PM10浓度为140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下降73微克每立方米,降幅34.27%;PM2.5浓度62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下降16微克每立方米,降幅20.51%。两个站点的其它各项污染因子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措施二:严格禁燃禁放,守护“春节蓝”
春节前夕,市政府多次召开禁售禁燃工作部署会。全市攻坚办成员单位春节无休,全员坚守岗位,上百架无人机,“人防+技防”,空地一体,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全方位“无死角”拉网排查巡查,禁燃禁放成效显著。除夕17时至初一8时这个关键时段,我市AQI峰值为132,PM2.5均值为73微克每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一。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仅有4个城市PM2.5达标,我市为其中之一。全市PM2.5峰值浓度为100微克每立方米,较2019年、2018年分别低138、200微克每立方米(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数据不做对比分析);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污染时段最短,PM2.5峰值最低。源解析结果显示,春节期间,颗粒物中烟花爆竹特征组分中占比非常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措施三:靶向治污,牵住“牛鼻子”
今年1月份,我市二氧化氮月均浓度为50微克每立方米,全省排名倒数第一。为此,攻坚办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科学研判,找准问题关键,标靶精准作战,积极推动区域道路限行调整。自2月10日以来,我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限行前(1月1日-2月9日),二氧化氮平均浓度46微克每立方米,全省排名倒数第2;限行后(2月10日-3月1日),二氧化氮平均浓度24微克每立方米,较限行前下降22微克每立方米,降幅达47.8%,全省排名第8,前进了9个位次。此外,实施道路限行后,扬尘污染显著减少,全市PM10均值下降了34微克每立方米,尤其是河师大站点,下降了79微克每立方米。
下一步,我市将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施策,形成强大攻坚合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完成秋冬季和全年目标任务, 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原文链接:http://sthjt.henan.gov.cn/2021/03-10/210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