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要留住乡味
发布时间:2021-03-01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农民增收、城乡资源交换、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动力。但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把蜿蜒曲折的溪流改造成宽窄一致的人工河,把形态各异的森林修剪成规规矩矩的景观林,把层层叠叠的梯田打造成横平竖直的人造地……人工雕琢痕迹浓厚,失去了自然味。有些一窝蜂“复制粘贴”,农家小院、稻田艺术、油菜花海、大棚采摘成为“标配”,千篇一律,让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其实,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乡村,乡村性和本土性才是吸引游客的“制胜法宝”,应本着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打好“当地牌”,调出“本土味”,准确把握当地特色元素,充分挖掘以居住地、服饰、饮食、礼仪、游艺等为主的民俗文化,基于此推陈出新,增加伴生产品和衍生产品,打造地域特色浓郁的旅游品牌,确保乡村旅游“形神兼备”。
想要做好乡村旅游,可以把村民日常用品制作成特色观赏品,合理设置安放点位,让“旧貌换新颜”;可以全方位推介本地菜品,加工土味美食,让游客吃出特色;可以盘活闲置院落,打造不同类型的主题小院,吸引游客争相打卡;可以适时发放旅游景区券,通过自媒体开展互动传播,借助乡村网红力量,做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可以挖掘讲述村庄的民俗故事,让人们在游玩中感悟传统,在乡音中品味乡愁,在休闲中享受快乐。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