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真对环境保护有影响吗?
发布时间:2020-08-24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
如果“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关于一次性筷子种种耸人听闻的说法如今似乎已经渐成“共识”,大有“人人喊打”之势,大家总觉得使用一次筷子就会减少一颗树木的想法,其实并不然。
首先,稍微动下脑子。谁会拿几十年的树去做一次性筷子?难道做筷子更有商业价值?那些质地坚实、油脂丰富的优良木材也根本不适合制造一次性筷子。
其次,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正是来自于人工种植的速生杨、桦树等质地疏松、油脂较少的经济林木和其它边角废木料,还有部分则用竹子制造。可见,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仅不会 “破坏森林”,而且将拉动速生杨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
速生杨等经济林木因成材快、效益高,曾是农民赖以发家的重要“法宝”,而如今,由于“反一次性筷子”的种种流言渐成气候,以及造纸行业收缩产能等因素,速生杨的市场价格惨遭“腰斩”,千万树农损失惨重,其中相当多数树农将被迫不再育苗。
最后,“环保人士”们还常用一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说法来渲染他们的诉求,即所谓的森林覆盖率远高于中国的日本、韩国等国自己不生产一次性筷子,而要从中国进口(欧、美国家中很少使用筷子,自然谈不上生产一次性筷子的问题),从而给一次性筷子产业加上了一层妖魔化的色彩。
总体上来说,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日本的农业用地有限,农产品的价格很高,当然没有条件去大量种植速生杨等林木,所以才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中国出口这种产品,和出口大蒜、水果等其它农副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