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珍惜黄河 精心呵护黄河
发布时间:2020-08-18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天下黄河富宁夏”。作为造福宁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茫茫沙海中孕育出“塞上江南”这片富足的绿洲。黄河在宁夏境内流经397公里,流域面积达4.96万平方公里,干流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黄河宁夏段是黄河流域上游中段,自中卫市南长滩翠柳沟入境,至石嘴山市惠农区头道坎麻黄沟出境,穿越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10个市、县(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岁月的变迁。在宁夏,3万年前就在这里活动的人们,因黄河而居,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寻求发展,孕育于历史文化中的经验总结,成为今天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黄河流域作为一个有机的复合系统统筹考虑。以干支流河流基本功能维持、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流域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三维协同,实现“让黄河成为幸福河”为整体目标,定量研究黄河保护与治理的整体布局及不同措施之间的博弈协同效应。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量水而行,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提高用水的生态效率。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抓好黄河沿线生态修复,实施湿地治理、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推进生态调水和生态补水,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加强城镇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工业污染防治,深入排查黄河流域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供水、水库安全运行、水旱灾害防御、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工作。
坚持澄源正本,源头治理,抓好黄河安澜、保护修复生态等重点工作。宁夏地处黄河上游,突出的问题是生态脆弱,荒漠化严重,冬有结冰,春有凌汛。如果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减少污染,禁止乱砍滥伐,增加植被覆盖量,保持水土,净化水源,则河道泥沙淤积减少,水沙矛盾化解,“悬河”、水患会减少,下游的土地盐碱度、污染情况等也会有所减轻。要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面提升黄河上游地区草地、林地、湿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绿色农牧业生产、绿色产业及绿色生活发展理念为导向,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相融、相互促进的正向依赖关系,保障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功能不退化,保障黄河中下游区域水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明确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黄河沿线地区需做好保护耕地资源的工作,统筹人口、水源与土地的关系,更加突出对“人”的生产生活行为管控和对“地”的空间优化配置,共同形成水陆统筹的流域空间综合治理格局。优化黄河流域人口空间结构,协调流域内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明确黄河流域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明确上中下游生态空间布局、生态功能定位和生态保护目标,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加强黄河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保证防洪安全,充分发挥黄河河道的综合效益。保护好湿地资源,修复生态,涵养好水源,增加河水量,且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还水于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作者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sthjt.nx.gov.cn/info/3296/134831.htm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