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三江源国家公园年内正式设园
发布时间:2020-08-18来源: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按照“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设立国家公园”的建园目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具备年内正式设园的条件。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5年来,已经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于2016年拉开帷幕,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它拥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有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在“一园三区”构架下,突破条块分割、管理分散的传统模式,组建了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实体,成立了综合执法队伍,基本解决了“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积累了实践经验,提供了青海方案。
近4年来,先后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加大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和修复,有效推进黑土滩治理、草原鼠害防控、沙化治理,持续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累计投入资金9.4亿元建设巡护道路,构建区域巡护路网;累计投入资金3.28亿元,开展黄河乡、昂赛乡、巴干乡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投入资金3.81亿元,重点实施科普教育服务、保护监测、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基础性项目,开展三江源草地、林地、湿地、地表水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累计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探索创新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将放牧员转为管护员,园区内实现“一户一岗”政策全覆盖。目前,共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17211个。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省级财政每年投入3.72亿元资金,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同时,积极引导牧民群众规范开展生产经营,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等工作,使他们在参与生态保护、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的长效收益。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水源涵养量、草地覆盖度、产草量均不同程度提高,已具备今年内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条件。
原文链接:http://sthjt.qinghai.gov.cn/xwzx/xw/snxw/202008/t20200818_433118.html
政策法规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推进会议召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