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稳步推进全民参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发布时间:2020-08-18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黄山市持续深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民参与工程,营造人人关心、参与、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
深化宣传教育。中宣部、央视、全国广电媒体采访团及省市主流媒体围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集中采访并刊发报道,展现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积极开展绿色创建和宣传实践活动,2019年至今,创成2家省级绿色社区和8家市级绿色学校,完成50家市级绿色家庭评估命名工作;利用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等纪念日及春节、儿童节等节日契机,广泛开展“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保护母亲河”、垃圾减量分类、“绿手帕”进校园等生态文明宣传实践系列活动50余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28次,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开展“手绘新安江”作品征集、“新安兰亭杯”生态文明建设摄影大赛并巡回展播优秀作品,出版《新安江诗词选注》,创作《不负新安大好山水》生态环保之歌,唱响《让中国更美丽》,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成果展示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营造良好的全民参与氛围。
筑牢六大平台。扎实推进生态环保社会监督平台、生态环保信息发布平台、生态环保志愿者服务平台、企业生态环保公益平台、绿色交通建设服务平台、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建设。完善奖惩机制,出台《黄山市河湖长制有奖投诉举报制度》和环保监督举报奖惩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培育生态价值观,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和家规家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倡导生态环保志愿服务,2019年以来全市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活动7141次,服务总时长达198923.5小时;推广绿色交通,全面推广微信、支付宝扫码乘车等便捷乘车付款方式,完成全国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推进全市域内(区县)一卡通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截至2020年4月,累计发放公交一卡通17506张。全市共有新能源公交车363辆,占比70.2%,新增更新公交车为新能源车达100%;推进垃圾分类,印发《黄山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黄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黄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并召开全市市直单位及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会,选定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工作。
推进重点项目。不断推广生态美超市,2020年1-6月份生态美超市共兑换垃圾415吨;以新安江生态文明实践中心和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两大项目为抓手,为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目前,新安江生态文明实践中心建成试运行,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一期已建成,市城市污水厂污泥与餐厨垃圾处置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部分已建成试运行。
原文链接:http://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19443321.html
政策法规
- 2025年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十年再出发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