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生态环境局领导走进电台节目介绍水污染治理情况
发布时间:2020-07-31来源: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行风热线
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民生福祉
治理水环境
共同守护“生命之源”
太原市各级各部门围绕
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闫文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让母亲河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视察山西时的重要指示。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项重大决策,2020年6月底汾河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是林武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作为省会城市,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是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6月底汾河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作为打好污染攻坚战的头等大事、交账工程,罗清宇书记、李晓波市长坚决扛起水污染治理的重大政治责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推动汾河太原段水污染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山西标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市城管、水务、住建等部门和沿河县市区政府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汾河流域太原段国考断面在今年6月份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国考温南社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显著改善为Ⅲ—Ⅳ类,打赢了汾河流域消除劣Ⅴ类水体这场攻坚战,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治水答卷。
今年以来,围绕消除劣Ⅴ类水体,太原市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污水截污纳管是改善汾河水质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南部迅速发展,生活污水产生量急剧增加,因受限于收集处理能力,城市南部仍有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汾河,这成了当前影响温南社断面退出劣V类水质的重要因素。2020年,太原市把汾东污水厂一期二部扩容建设列入今年消除劣Ⅴ类水体的“天字一号”工程,历时156天,创造出国内同体量市政工程建设的“太原速度”,为6月底温南社国考断面稳定退出劣Ⅴ类水体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通过配套管网建设,实现城南退水渠污水通过平阳路管网转输入城南污水厂,晋阳街方涵污水通过滨河东路新建管网转输入汾东污水厂,彻底解决城南地区污水直排问题。
在农业农村污水治理方面,今年以来,我们在2019年建成8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以解决好小店区、晋源区和清徐县沿汾河及主要支流两侧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为重点,高标准完成3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同时强化农村污水处理站专业化运营,确保已建成的102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继续强化农灌退水管理,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程,禁止农灌水直接排入河渠,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对汾河水质的影响。
在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方面,持续推进各类企业加大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改造,组织开展太钢工业废水高浓度盐水治理和废水回用等工程,全面推进清徐县经济开发区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装在线监控设备,全面加强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维管理。推广太钢在工业废水排放口建设生态鱼监测池、落实水风险应急监测管理的做法,确保工业废水、清净水排放口水质达标,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废水治理水平。
在生态湿地工程建设方面,发挥河道的生态综合治理效能,在清徐县的4个主要入汾口建设千亩湿地工程。2020年5月底,榆古桥入汾口湿地改扩建(194亩)、河西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274亩)、河东北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259亩)、乌象民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275亩)全面建成投运,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温南社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平。
在汾河排污口信息管理方面,在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的攻坚战中,我们坚持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并重,在全领域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同时,全方位加强水环境管理,全面推进水污染源在线实时监控和建设重点入汾排污口小型自动监测设施。目前,太原市重点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点位共33个,包括16个污水处理厂和17个重点排水工业企业,在全市所有的国、省控断面建设自动水质监测站9个,在8个重点入汾口全部安装小型自动监测设施,建立地表水断面——排污口——污染源清单化链条化管理,推动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一旦出现水质超标或数据异常,立即启动预警系统,追踪溯源,实现了科学治污、精准治污。
在汾河流域太原段生态基流保障方面,长期以来,位于太原市下游的汾河水质考核断面常处于无自然径流或低生态基流流量状态,直接影响汾河水质生态自然净化能力。今年以来,太原市积极协调省水防办和省水利厅,全面加大汾河生态调水力度,建立调水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保障了温南社断面的生态基流。
汾河太原段水污染治理攻坚是一项长期性任务、系统性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退出劣V类断面只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任务,实现风光美起来才是汾河治理的最高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坚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两手发力,高标准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将汾河建设成为清水绿岸的生态长廊、鱼翔浅底的景观长廊,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再现“锦绣太原城”!
《行风热线》主持人:劣V类水质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如何理解?
崔丽英(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地表水水质的评价标准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照水环境功能高低分为五类,类别越高,水质级别越低,也就是说Ⅴ类水是水质级别里最低的。那么“劣V类水”简单来说,就是污染程度超过五类的水。地表水21项评价指标中如果其中有一项达不到五类标准,整体水质就被判定为劣V类。
《行风热线》主持人:为什么国考温南社断面的水质对汾河水质优劣起关键作用呢?
《行风热线》主持人:今年1-6月汾河太原段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怎么样?
《行风热线》主持人:下一步在水质改善方面还将做哪些工作?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原文链接:https://sthjt.shanxi.gov.cn/html/sjdt/20200720/90754.html